中国女性犯罪现状及预防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第1章 前言 | 第9-15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女性犯罪的概念界定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述评 | 第11-13页 |
·文章结构 | 第13页 |
·创新点 | 第13-15页 |
第2章 我国女性犯罪现状与特点 | 第15-20页 |
·我国女性犯罪现状及其演变趋势 | 第15-17页 |
·我国女性犯罪的特点 | 第17-20页 |
·年龄结构呈现低龄化 | 第17页 |
·文化层次普遍低下 | 第17页 |
·职业类型趋于集中化 | 第17-18页 |
·犯罪种类以普通刑事犯罪为主 | 第18页 |
·犯罪手段以非暴力方式为主 | 第18页 |
·犯罪形式呈现团伙化 | 第18-20页 |
第3章 我国女性犯罪的成因 | 第20-32页 |
·犯罪女性的自身因素 | 第20-23页 |
·生理因素 | 第20-21页 |
·心理因素 | 第21-23页 |
·女性犯罪的社会成因 | 第23-29页 |
·宏观社会成因 | 第23-26页 |
·微观社会成因 | 第26-29页 |
·女性犯罪的制度因素 | 第29-32页 |
·保护女性权益的法律不甚完善 | 第30页 |
·法律援助体系不健全 | 第30-32页 |
第4章 国外女性犯罪的预防措施 | 第32-39页 |
·美国预防女性犯罪措施 | 第32-33页 |
·开展妇女研究工作,明确妇女要求 | 第32页 |
·通过立法保障妇女的平等权利 | 第32-33页 |
·给予妇女充分的社会福利保障 | 第33页 |
·建立女性被害人援助机构 | 第33页 |
·新加坡预防女性犯罪措施 | 第33-36页 |
·崇尚“边发展,边治理” | 第34页 |
·推出房屋政策,使女性“居者有其屋” | 第34页 |
·推出公积金政策,提高女性犯罪成本 | 第34-35页 |
·加强邻里中心建设,使女性充分融入社区 | 第35页 |
·重视道德教育 | 第35-36页 |
·增强法律威慑力 | 第36页 |
·日本预防女性犯罪措施 | 第36-39页 |
·预防女性犯罪理论日趋成熟 | 第36-37页 |
·实施各种加强对女性保护的社会政策 | 第37页 |
·警察机构加强对女性保护 | 第37页 |
·成立预防女性犯罪专门机构 | 第37-39页 |
第5章 我国女性犯罪的预防对策 | 第39-48页 |
·自我预防 | 第39-40页 |
·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提高妇女综合素质 | 第39页 |
·加强自我法律素养,提高自身法律素质 | 第39-40页 |
·加强自我性教育,树立正确的性爱观念 | 第40页 |
·家庭预防 | 第40-41页 |
·家长应改进教育方式 | 第40页 |
·家长应履行好监护职责 | 第40-41页 |
·夫妻之间应加强情感交流 | 第41页 |
·学校预防 | 第41-43页 |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优化育人环境 | 第42页 |
·及时进行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 | 第42-43页 |
·社会预防 | 第43-45页 |
·净化文化市场 | 第43页 |
·严格区域管理 | 第43-44页 |
·健全社会保障机制 | 第44页 |
·增加女性的就业机会 | 第44-45页 |
·法律预防 | 第45-48页 |
·完善女性权益的立法保障 | 第45-46页 |
·实行暂缓起诉制度 | 第46页 |
·针对女性被害人建立专门法律援助机构 | 第46页 |
·加强对犯罪女性的矫治 | 第46-48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个人简历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