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部分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1-17页 |
一、IUD 出血副反应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一) 西医学研究 | 第11-12页 |
(二) 中医学研究 | 第12-13页 |
二、导师对IUD 出血副反应的认识和前期研究 | 第13-17页 |
(一) 疾病概念的界定 | 第13-14页 |
(二) 病因病机的归纳 | 第14页 |
(三) 诊疗过程的细化 | 第14-17页 |
第二部分 宫宁颗粒治疗IUD 出血副反应的临床研究 | 第17-45页 |
一、病例来源 | 第17页 |
二、病例选择标准 | 第17-18页 |
(一) IUD 出血副反应诊断标准 | 第17页 |
(二) IUD 出血副反应中医辨证标准 | 第17-18页 |
(三) 试验对象的纳入标准 | 第18页 |
(四) 病例排除标准(包括不适应症或剔除病例标准) | 第18页 |
(五) 病例退出标准 | 第18页 |
三、中医证候评分、病情分级标准 | 第18-19页 |
(一) 中医证候评分标准 | 第18-19页 |
(二) 病情分级标准 | 第19页 |
四、临床试验方法 | 第19-25页 |
(一) 一般资料 | 第19-20页 |
(二) 治疗方法 | 第20-21页 |
(三) 标本采集时间和方法 | 第21页 |
(四) 临床观测指标 | 第21-22页 |
(五) 标本检测指标 | 第22-24页 |
(六) 统计学方法 | 第24-25页 |
五、临床试验结果 | 第25-45页 |
(一) IUD 出血副反应患者宫宁组、消炎痛组临床疗效比较 | 第25页 |
(二) IUD 出血副反应患者宫宁组、消炎痛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第25页 |
(三) 临床各组间及治疗前后子宫内膜不同区域的宫腔镜下大体观察 | 第25-27页 |
(四) 临床各组间及治疗前后子宫内膜不同区域的显微组织学观察 | 第27-30页 |
(五) 临床各组间及治疗前后子宫内膜不同区域的超微结构观察 | 第30-35页 |
(六) 临床各组间及治疗前后子宫内膜不同区域的ER 表达比较(见表4) | 第35-37页 |
(七) 临床各组间及治疗前后子宫内膜不同区域的PR 表达比较(见表5) | 第37-38页 |
(八) 临床各组间及治疗前后子宫内膜不同区域的VEGF 表达比较(见表6) | 第38-40页 |
(九) 临床各组间及治疗前后子宫内膜不同区域的KDR 表达比较(见表7) | 第40-41页 |
(十) 临床各组间及治疗前后子宫内膜不同区域的T-PA 表达比较(见表8) | 第41-43页 |
(十一) 临床各组间及治疗前后子宫内膜不同区域的PAI 表达比较(见表9) | 第43-45页 |
第三部分 宫宁颗粒对放置IUD 大鼠子宫血管构筑的影响 | 第45-50页 |
一、实验材料 | 第45-46页 |
(一) 实验动物 | 第45页 |
(二) 实验条件 | 第45页 |
(三) 药品及试剂 | 第45页 |
(四) 实验仪器及器材 | 第45-46页 |
(五) IUD 制作及试剂配制 | 第46页 |
二、实验方法 | 第46-47页 |
(一) IUD 动物模型造模方法 | 第46页 |
(二) 分组及给药方法 | 第46-47页 |
(三) 标本采集和处理 | 第47页 |
(四) 指标检测方法 | 第47页 |
三、实验结果 | 第47-50页 |
(一) 大鼠子宫血管的染色效果 | 第47-48页 |
(二) 大鼠子宫壁血管构筑的共同特点 | 第48页 |
(三) 各实验组子宫血构筑的比较 | 第48-50页 |
讨论 | 第50-71页 |
一、西医学对子宫内膜剥脱/修复机制的研究 | 第50-58页 |
(一) 子宫内膜剥脱/修复概念及其相关影响机制 | 第50-53页 |
(二) IUD 出血副反应与子宫内膜剥脱/修复异常的关系 | 第53-58页 |
二、中医药对子宫内膜剥脱/修复机制的研究 | 第58-61页 |
(一) 中医理论相关子宫内膜剥脱/修复机制的阐述 | 第59-60页 |
(二) 中医药干预IUD 出血副反应子宫内膜剥脱/修复的相关研究 | 第60-61页 |
三、本课题对IUD 出血副反应子宫内膜剥脱/修复机制的探讨 | 第61-71页 |
(一) 祛瘀清热、止血调经法治疗IUD 出血副反应的中医理论基础 | 第61-62页 |
(二) 宫宁颗粒的组方特点及现代药理学研究 | 第62-64页 |
(三) 宫宁颗粒对IUD 出血副反应患者子宫内膜剥脱/修复的调控机制 | 第64-71页 |
结语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9页 |
综述 | 第79-97页 |
综述一 宫内节育器出血副反应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 第79-86页 |
综述二 宫内节育器出血副反应的西医研究进展 | 第86-97页 |
附录 | 第97-108页 |
附录一: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第97-98页 |
附录二:宫腔镜观察图片 | 第98-99页 |
附录三:普通病理图片 | 第99-100页 |
附录四:透射电镜图片 | 第100-101页 |
附录五:免疫组化图片 | 第101-107页 |
附录六:大鼠子宫血管构筑图片 | 第107-108页 |
致谢 | 第108-109页 |
详细摘要 | 第109-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