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导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当代立法转型的宏观背景:社会转型 | 第10-23页 |
第一节 社会转型概念的界定 | 第10-12页 |
第二节 法律与社会转型的互动关系——理论的视角 | 第12-16页 |
一、社会转型是立法的动力与源泉 | 第13-14页 |
二、立法能反映和推动社会转型 | 第14-16页 |
第三节 当代中国立法的社会背景——现实的视角 | 第16-23页 |
一、经济转型: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 | 第16-17页 |
二、政治制度的转型:依法治国 | 第17-19页 |
三、社会结构转型 | 第19-23页 |
第二章 转型时期我国立法现状的分析 | 第23-34页 |
第一节 当前立法的特点 | 第23-26页 |
一、立法思路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第24-25页 |
二、立法启动的自上而下,行政机关在启动立法方面具有支配性优势 | 第25页 |
三、立法过程的精英决策 | 第25-26页 |
四、推崇前瞻性立法 | 第26页 |
五、鼓励实验性立法 | 第26页 |
第二节 当前立法模式存在之合理性 | 第26-29页 |
第三节 当前立法存在的问题 | 第29-34页 |
一、片面追求法律的数量,加快立法速度,导致立法膨胀 | 第30-31页 |
二、容易导致制定出的法律与社会脱节,实效性差 | 第31-34页 |
第三章 新型立法模式的解读 | 第34-50页 |
第一节 民主:立法转型的内在品质之一 | 第36-37页 |
第二节 利益博弈:公民参与立法——以邮政法修改为例 | 第37-42页 |
一、公民参与立法的必要性 | 第37-38页 |
二、以邮政法修改为例 | 第38-42页 |
第三节 立法听证:博弈的制度安排 | 第42-47页 |
一、立法听证制度分类和功能 | 第44-45页 |
二、我国立法听证制度实践情况与不足 | 第45-47页 |
三、立法听证制度的完善 | 第47页 |
第四节 利益平衡:立法机关对立法公正的保障 | 第47-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6-57页 |
后记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