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10页 |
第一章 货币政策操作规范的争论及其发展 | 第10-23页 |
·通货学派与银行学派的争论 | 第10-11页 |
·凯恩斯学派、货币学派等各学派的争论 | 第11-14页 |
·20世纪70年代后对货币政策操作规范的重新认识 | 第14-23页 |
·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 | 第14-22页 |
·国内学者的研究进展 | 第22-23页 |
第二章 中国货币政策操作规范的计量经济模型分析 | 第23-40页 |
·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择 | 第23-33页 |
·实际广义货币供应量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率的影响 | 第33-40页 |
·以实际广义货币供应量影响产出 | 第33-35页 |
·以实际广义货币供应量影响通货膨胀率 | 第35-37页 |
·货币供应量政策规则性与相机抉择性的选择 | 第37-40页 |
第三章 货币供给量变动率的合理范围 | 第40-61页 |
·超额货币供给 | 第40-47页 |
·超额货币供给的估计 | 第40-41页 |
·产生超额货币供给的宏观原因 | 第41-45页 |
·K持续增长的微观原因 | 第45-47页 |
·货币供应量对就业率和产出缺口的影响 | 第47-56页 |
·潜在实际产出的估计 | 第47-51页 |
·菲利普斯曲线与奥肯定律 | 第51-54页 |
·通货膨胀率的动态调整 | 第54-56页 |
·货币供应量变动率的合理区间 | 第56-61页 |
·突变理论简介 | 第56-58页 |
·实际广义货币供应量变动率的合理区间 | 第58-61页 |
第四章 稳定人民币汇率 | 第61-75页 |
·名义汇率与进出口及产出之间的关系 | 第61-70页 |
·稳定人民币汇率的意义 | 第61-65页 |
·名义汇率影响进口、出口和实际产出的计量经济学模型 | 第65-70页 |
·稳定名义汇率的可行性 | 第70-75页 |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 第70-73页 |
·资本项目的自由兑换尚未开放 | 第73-75页 |
第五章 进一步完善规则性的货币政策操作 | 第75-86页 |
·规则的实际货币供应量增长率 | 第75-78页 |
·规则的人民币名义汇率稳定机制 | 第78-81页 |
·进一步完善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 第81-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课题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