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9-20页 |
| ·病毒病发生危害及防治策略 | 第9页 |
| ·现有的抗病毒基因工程策略及其评价 | 第9-18页 |
| ·利用病毒自身编码的基因 | 第9-16页 |
| ·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策略 | 第9-11页 |
| ·移动蛋白(Movement Protein,MP)基因策略 | 第11-12页 |
| ·复制酶(Replicase)基因策略 | 第12-13页 |
| ·RNA介导的抗病性 | 第13-16页 |
| ·RNA介导抗病性的一般特征 | 第13页 |
| ·RNA介导病毒抗性的模型 | 第13-14页 |
| ·其它RNA抗病毒策略 | 第14-16页 |
| ·卫星RNA(satellite RNA,satRNA)策略 | 第14-15页 |
| ·反义RNA(antisenseRNA,antRNA)策略 | 第15页 |
| ·缺陷干扰型RNA策略 | 第15页 |
| ·双链RNA(dsRNA)策略 | 第15-16页 |
| ·植物自身编码的抗病毒基因策略 | 第16-17页 |
| ·病程相关蛋白 | 第16页 |
| ·抗TMV的N基因 | 第16页 |
| ·核糖体失活蛋白基因(RIPs) | 第16-17页 |
| ·其它抗病毒策略 | 第17-18页 |
| ·核酶(Ribozyme)策略 | 第17页 |
| ·干扰素(IFN)策略 | 第17-18页 |
| ·提高转基因工程植株抗病性的新策略 | 第18页 |
| ·多基因策略 | 第18页 |
| ·分离新的抗病毒基因 | 第18页 |
| ·展望 | 第18-20页 |
|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0-21页 |
| 3 材料和方法 | 第21-27页 |
| ·实验材料 | 第21页 |
| ·菌株、质粒和烟草品种 | 第21页 |
| ·酶和试剂 | 第21页 |
| ·基本分子生物学方法 | 第21-23页 |
| ·质粒的小量提取 | 第21页 |
| ·质粒的大量提取 | 第21-22页 |
| ·质粒的酶切和连接方法 | 第22页 |
| ·DNA片段的回收纯化 | 第22-23页 |
| ·超低温冻融法 | 第22页 |
| ·试剂盒回收 | 第22-23页 |
|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23页 |
| ·转化大肠杆菌 | 第23页 |
| ·重组质粒的单菌落直接快速鉴定法(Cracking) | 第23页 |
| ·地黄花叶病毒(ReMV)移动蛋白(MP)基因的缺失改造 | 第23页 |
| ·缺失型移动蛋白(MP)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3-24页 |
| ·植物表达载体向农杆菌的转化 | 第24页 |
| ·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24页 |
| ·农杆菌的转化 | 第24页 |
| ·外源基因对烟草的遗传转化 | 第24-25页 |
| ·菌液的准备 | 第24页 |
| ·外源基因对烟草的转化 | 第24-25页 |
| ·转基因烟草的PCR检测 | 第25-26页 |
| ·植物总DNA的提取(CTAB法) | 第25页 |
| ·转化植株的PCR检测 | 第25-26页 |
| ·转基因植株的抗病性鉴定 | 第26-27页 |
| ·病毒接种 | 第26页 |
| ·症状观察 | 第26-27页 |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7-36页 |
| ·地黄花叶病毒(ReMV)移动蛋白(MP)基因的缺失改造及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7-29页 |
| ·植物表达载体向土壤农杆菌的转化 | 第29-30页 |
| ·ReMV全长和四种缺失型MP基因以及ReMV cP基因对烟草的遗传转化 | 第30-32页 |
| ·再生烟草植株的PCR鉴定 | 第32-36页 |
| 5 结论与讨论 | 第36-37页 |
| ·结论 | 第36页 |
| ·讨论 | 第36-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43页 |
| Abstract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