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AN总线的舰用集散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控制系统的结构发展概况 | 第9-10页 |
·集散控制系统的发展状况 | 第10-14页 |
·三代集散控制的概述 | 第11-13页 |
·集散控制系统的特点 | 第13-14页 |
·新一代 DCS | 第14页 |
·现场总线的介绍 | 第14-17页 |
·现场总线的概念 | 第14-15页 |
·现场总线的结构 | 第15-16页 |
·现场总线的特点 | 第16-17页 |
·论文的主要任务及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第2章 系统总体设计 | 第18-26页 |
·系统功能介绍 | 第18-19页 |
·气体集散监控子系统功能介绍 | 第18页 |
·灯光集散控制子系统功能介绍 | 第18-19页 |
·系统功能设计的技术要求 | 第19-20页 |
·设计方案的确定 | 第20-25页 |
·系统结构体系的设计 | 第20-22页 |
·控制器的选取 | 第22-24页 |
·总线接口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气体集散监控系统的设计 | 第26-46页 |
·气体集散监控系统的结构 | 第26-27页 |
·智能监控节点硬件设计 | 第27-34页 |
·智能监控节点的硬件组成 | 第27-28页 |
·智能监控节点采样通道的设计 | 第28-30页 |
·显示电路的设计 | 第30页 |
·输入输出接口 | 第30-32页 |
·传感器及其调理电路 | 第32-34页 |
·监控站的设计 | 第34-38页 |
·监控站硬件组成 | 第34-36页 |
·打印机驱动 | 第36-37页 |
·时钟电路 | 第37-38页 |
·软件设计 | 第38-45页 |
·程序流程 | 第39-42页 |
·智能监控节点采样和滤波程序 | 第42-44页 |
·传感器非线性处理 | 第44页 |
·浓度转换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灯光集散控制子系统 | 第46-60页 |
·原灯光系统的介绍 | 第46-48页 |
·灯光控制系统的用途 | 第46页 |
·灯光控制系统的原理及构成 | 第46-48页 |
·新灯光系统的设计思路 | 第48页 |
·系统的结构图及功能模块 | 第48-49页 |
·新型智能灯具的设计 | 第49-57页 |
·调光控制方法的选择 | 第50-54页 |
·故障检测方法的选择 | 第54-57页 |
·灯组控制器和总控制器的设计 | 第57-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5章 系统以N通讯的设计 | 第60-86页 |
·CAN总线介绍 | 第60-64页 |
·CAN总线的特点 | 第60-61页 |
·CAN总线的数值表示与通信距离 | 第61-62页 |
·CAN通信协议层次结构及解析 | 第62-64页 |
·CAN通讯系统节点的硬件设计 | 第64-69页 |
·CAN总线控制器SJA1000 | 第65-67页 |
·CAN总线驱动器 | 第67-69页 |
·系统的CAN网络参数的配置及通讯协议 | 第69-75页 |
·系统的 CAN网络拓扑图 | 第69页 |
·系统参数的配置 | 第69-73页 |
·系统应用层通讯协议 | 第73-75页 |
·CAN通讯软件设计 | 第75-85页 |
·基本CAN节点通讯程序 | 第75-80页 |
·PCICAN通讯程序 | 第80-85页 |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结论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91-92页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