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2 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理 | 第14-22页 |
·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理论基础 | 第14-16页 |
·可持续发展论 | 第14页 |
·公共产品理论 | 第14-15页 |
·系统论 | 第15-16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6页 |
·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法律依据 | 第16-17页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规定 | 第16-17页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的规定 | 第17页 |
·其他相关法规政策的规定 | 第17页 |
·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第17-18页 |
·全面性原则 | 第17-18页 |
·重要性原则 | 第18页 |
·可比性原则 | 第18页 |
·成本效益原则 | 第18页 |
·构建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应考虑的因素 | 第18-21页 |
·外部环境因素 | 第18-19页 |
·相关审计评价因素 | 第19-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3 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第22-40页 |
·政府绩效审计评价内容的界定 | 第22-23页 |
·非竞争性支出活动 | 第22-23页 |
·竞争性支出活动 | 第23页 |
·政府绩效审计通用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第23-27页 |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指导思想 | 第23-25页 |
·通用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第25-27页 |
·政府采购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第27-33页 |
·政府采购绩效审计的审计目标和审计内容 | 第27-29页 |
·有关政府采购的“3E”分析 | 第29-31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第31-33页 |
·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第33-36页 |
·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必要性 | 第33页 |
·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的内容 | 第33-36页 |
·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第36-39页 |
·评价内容的界定 | 第36-38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4 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研究 | 第40-47页 |
·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特点 | 第40-42页 |
·评价标准的多层次性 | 第40-41页 |
·评价标准的模糊性 | 第41页 |
·评价标准的动态性 | 第41-42页 |
·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确定原则 | 第42-43页 |
·全面性和完整性原则 | 第42页 |
·科学性和严谨性原则 | 第42-43页 |
·计划性和引导性原则 | 第43页 |
·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选择依据 | 第43-45页 |
·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和国民经济计划 | 第44页 |
·历史和行业标准 | 第44页 |
·理论依据及科学计算数据 | 第44-45页 |
·部门和单位自行制定的计划、预算、定额和合同 | 第45页 |
·应用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应注意的问题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5 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47-53页 |
·利用模糊综合评价和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模型 | 第47-50页 |
·模糊综合评价和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第47-48页 |
·构建模糊层次分析评价模型的步骤 | 第48-50页 |
·模糊层次分析评价模型的应用 | 第50页 |
·模糊层次分析评价模型的评价 | 第50-51页 |
·模糊层次分析评价模型的优点 | 第50-51页 |
·使用模糊层次分析评价模型应注意的问题 | 第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