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财务欺诈识别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研究框架及内容 | 第14-17页 |
| 第2章 财务欺诈识别理论基础 | 第17-26页 |
| ·财务欺诈的内涵及界定 | 第17-19页 |
| ·财务欺诈的内涵 | 第17-18页 |
| ·财务欺诈的界定 | 第18-19页 |
| ·财务欺诈的原因 | 第19-20页 |
| ·财务欺诈的识别变量 | 第20-23页 |
| ·财务欺诈的识别方法 | 第23-26页 |
| 第3章 财务欺诈识别变量的定量分析 | 第26-41页 |
| ·实证样本的选取 | 第26-27页 |
| ·从审计角度识别财务欺诈 | 第27-30页 |
| ·审计识别指标的选取 | 第27-28页 |
| ·审计识别指标的定量分析 | 第28-30页 |
| ·从财务状况角度识别财务欺诈 | 第30-34页 |
| ·财务状况识别指标的选取 | 第30-31页 |
| ·财务状况识别指标的定量分析 | 第31-34页 |
| ·从现金流量角度识别财务欺诈 | 第34-38页 |
| ·现金流量识别指标的选取 | 第34-36页 |
| ·现金流量指标的定量分析 | 第36-38页 |
| ·从公司治理角度识别财务欺诈 | 第38-41页 |
| ·公司治理识别指标的选取 | 第38-39页 |
| ·公司治理指标的定量分析 | 第39-41页 |
| 第4章 财务欺诈综合识别模型的建立及检验 | 第41-47页 |
| ·实证样本的处理 | 第41页 |
| ·财务欺诈综合识别模型变量的确定 | 第41-43页 |
| ·财务欺诈综合识别模型的建立 | 第43-45页 |
| ·财务欺诈综合识别模型的检验 | 第45-47页 |
| 结论 | 第47-50页 |
| 1 研究结论 | 第47-48页 |
| 2 应用建议 | 第48-49页 |
| 3 研究局限性 | 第49页 |
| 4 后续拓展研究建议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4-55页 |
| 附录 B 原始样本公司代码 | 第55-56页 |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