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第二章 高速公路货车出行选择模型建立的理论基础 | 第16-48页 |
·道路收费的产生和发展 | 第16-17页 |
·我国现行收费标准制定的主要理论 | 第17-19页 |
·财务成本补偿理论 | 第17页 |
·级差使用效益分享理论 | 第17-18页 |
·计重收费理论 | 第18-19页 |
·可变收费的理论基础 | 第19-33页 |
·高速公路交通拥挤产生原因 | 第20页 |
·高速公路交通拥挤动态分析 | 第20-23页 |
·拥挤产生的影响 | 第23页 |
·可变收费(拥挤收费)的本质分析 | 第23页 |
·静态拥挤道路使用收费的理论基础 | 第23-29页 |
·动态拥挤道路使用收费 | 第29-31页 |
·高速公路可变收费费率的影响因素 | 第31-33页 |
·消费者行为选择理论 | 第33-35页 |
·偏好关系 | 第33页 |
·效用函数 | 第33-34页 |
·偏好性质与效用函数 | 第34页 |
·消费者行为选择 | 第34页 |
·需求函数 | 第34页 |
·间接效用函数 | 第34-35页 |
·非集计模型的基础理论 | 第35-46页 |
·交通选择行为中的随机效用理论 | 第36-38页 |
·LOGIT 模型的导出 | 第38-39页 |
·probit 模型的导出 | 第39-41页 |
·Logit 模型与probit 模型的比较 | 第41页 |
·BL 模型的标定与检验 | 第41-46页 |
·非集计模型与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关系分析 | 第46页 |
·小结 | 第46-48页 |
第三章 高速公路交通流特性现状分析 | 第48-60页 |
·江苏省高速公路交通流现状 | 第48-52页 |
·交通量现状 | 第48-50页 |
·货车对交通流特性影响分析 | 第50-52页 |
·扩建前沪宁高速交通流特性分析 | 第52-59页 |
·交通量现状 | 第52-56页 |
·沪宁高速各时间段服务水平分析 | 第56-59页 |
·小结 | 第59-60页 |
第四章 货车出行选择模型形式设定及意向调查 | 第60-76页 |
·可变收费机理设定 | 第60-62页 |
·时段划分 | 第61页 |
·相应时段收费标准的设定 | 第61页 |
·设定的可变收费机理 | 第61-62页 |
·货车出行者的出行选择行为分析及出行选择模型形式设定 | 第62-65页 |
·我国货运市场现状及出行者出行选择行为分析 | 第62页 |
·货车出行者出行时间选择模型形式设定 | 第62-63页 |
·货车出行者出行路线选择模型形式设定 | 第63-65页 |
·可变收费货车出行者出行选择意向调查 | 第65-75页 |
·可变收费货车出行选择行为预调查 | 第67-72页 |
·可变收费货车出行选择行为正式调查 | 第72-74页 |
·正式调查总结 | 第74页 |
·效用函数自身属性变量确定 | 第74-75页 |
·小结 | 第75-76页 |
第五章 高速公路货车出行者出行时间选择模型 | 第76-91页 |
·出行时间选择模型一 | 第77-83页 |
·出行时间选择模型二 | 第83-87页 |
·出行时间选择其它延伸模型 | 第87-89页 |
·模型汇总 | 第89页 |
·可变收费方案设定 | 第89-90页 |
·小结 | 第90-91页 |
第六章 高速公路可变收费方案评价 | 第91-111页 |
·可变收费方案评价方法和步骤 | 第91页 |
·可变收费方案评价流程 | 第91页 |
·可变收费方案实施后交通流重新分布假设 | 第91页 |
·可变收费方案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91-97页 |
·通行能力 | 第91-94页 |
·服务水平 | 第94-95页 |
·交通安全性 | 第95-96页 |
·通行费变化 | 第96-97页 |
·可变收费方案评价实例分析 | 第97-110页 |
·可变收费方案一评价分析 | 第99-108页 |
·可变收费方案二评价分析 | 第108页 |
·可变方案三评价分析 | 第108-110页 |
·各方案实施后交通效分析益比较 | 第110页 |
·小结 | 第110-111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1-114页 |
·论文的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 第111-112页 |
·可变收费方案实施应遵循的原则 | 第112-113页 |
·高速公路可变收费实施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113页 |
·展望 | 第113-114页 |
致谢 | 第114-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23页 |
附录 | 第123-13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项目 | 第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