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合成树脂与塑料工业论文--聚合类树脂及塑料论文--聚苯乙烯及其共聚物论文

聚碳酸酯与高支化聚苯乙烯共混改性的研究

1 绪论第1-36页
   ·聚合物共混改性第14-16页
   ·聚碳酸酯第16-19页
     ·概况第16-17页
     ·聚碳酸酯共混改性研究进展第17-19页
   ·超支化聚合物第19-28页
     ·概况第19-21页
     ·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第21-22页
     ·超支化聚合物的应用—在聚合物共混改性中的应用第22-27页
     ·结语第27-28页
   ·本论文的设计思想和主要内容第28-30页
     ·设计思想第28-29页
     ·主要内容第29-30页
 参考文献第30-36页
2 高支化聚苯乙烯的合成与表征第36-52页
   ·引言第36页
   ·实验部分第36-38页
     ·主要原料和试剂第36-37页
     ·高支化聚苯乙烯的合成第37页
     ·仪器和表征方法第37-38页
   ·结果与讨论第38-49页
     ·高支化聚苯乙烯的合成第38-40页
     ·高支化聚苯乙烯的FTIR表征第40-42页
     ·高支化聚苯乙烯的~1H NMR表征第42-44页
     ·高支化聚苯乙烯的GPC表征第44-45页
     ·高支化聚苯乙烯的DSC表征第45-47页
     ·高支化聚苯乙烯的TGA表征第47-49页
   ·本章小结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3 聚碳酸酯与高支化聚苯乙烯共混物的制备、力学性能和相态结构第52-68页
   ·引言第52-53页
     ·力学性能第52页
     ·相态结构第52-53页
   ·实验部分第53-55页
     ·主要原料第53页
     ·主要设备和仪器第53-54页
     ·共混物的制备第54页
     ·共混物的性能测试和相态结构第54-55页
   ·结果与讨论第55-65页
     ·共混物PC/HBPS的制备第55-57页
     ·共混物PC/HBPS的力学性能第57-59页
     ·共混物PC/HBPS的相态结构第59-65页
   ·本章小结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68页
4 聚碳酸酯与高支化聚苯乙烯共混物的热性能和相容性第68-81页
   ·引言第68-70页
     ·热性能第68页
     ·相容性第68-70页
   ·实验部分第70-71页
     ·主要原料第70页
     ·主要仪器和设备第70页
     ·性能测试第70-71页
   ·结果与讨论第71-79页
     ·共混物PC/HBPS的热性能第71-78页
     ·共混物PC/HBPS的相容性第78-79页
   ·本章小结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1页
5 聚碳酸酯与高支化聚苯乙烯共混物的流变性能第81-103页
   ·引言第81-82页
   ·实验部分第82-84页
     ·主要原料第82页
     ·主要仪器第82页
     ·性能测试第82-84页
   ·结果与讨论第84-101页
     ·用熔体指数仪研究共混物PC/HBPS的MFI第84-85页
     ·用毛细管流变仪研究共混物PC/HBPS的流变性能第85-101页
   ·本章小结第101-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03页
6 聚碳酸酯与高支化聚苯乙烯共混物的力学松弛第103-127页
   ·引言第103-104页
   ·实验部分第104-105页
     ·主要原料第104-105页
     ·主要仪器第105页
     ·测试模式和方法第105页
   ·结果与讨论第105-124页
     ·共混物PC/HBPS的应变与时间的关系第105-109页
     ·共混物PC/HBPS的复数模量与频率的关系第109-114页
     ·共混物PC/HBPS的损耗角与频率的关系第114-119页
     ·共混物PC/HBPS的复数粘度与频率的关系第119-124页
   ·本章小结第124-126页
 参考文献第126-127页
7 结论第127-130页
致谢第130-13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31页

论文共1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化学计量学在遥感FTIR谱图解析中的应用及发展
下一篇:虚拟配送中心的构建过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