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20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0-16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页 |
·研究方法和逻辑结构 | 第16-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逻辑结构 | 第17-19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9-20页 |
第2章 财务风险和创业板市场的相关理论 | 第20-31页 |
·财务风险相关经济理论 | 第20-25页 |
·效用理论 | 第20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0-21页 |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 第21-24页 |
·投资组合理论 | 第24-25页 |
·创业板市场的相关理论 | 第25-31页 |
·创业板市场的基本理论 | 第25-29页 |
·创业板市场与主板市场、中小板市场的差异分析 | 第29-31页 |
第3章 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概述 | 第31-39页 |
·财务风险的概念 | 第31-32页 |
·风险的概念 | 第31页 |
·财务风险的概念 | 第31-32页 |
·财务风险的分类 | 第32页 |
·财务风险在创业板上市公司风险管理中的地位 | 第32-34页 |
·其他风险对财务风险的影响 | 第33页 |
·财务风险对其他风险的影响 | 第33-34页 |
·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 第34-39页 |
·外部因素 | 第34-35页 |
·内部因素 | 第35-39页 |
第4章 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识别 | 第39-46页 |
·研究思路及研究模型的选择 | 第39-40页 |
·研究思路 | 第39页 |
·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法步骤 | 第39-40页 |
·财务风险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40-42页 |
·财务风险因子及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 | 第40-41页 |
·评价参数的获取 | 第41-42页 |
·应用案例分析 | 第42-46页 |
·公司背景资料简介 | 第42-43页 |
·财务风险的识别 | 第43-46页 |
第5章 防范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建议 | 第46-50页 |
·针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特点建立并完善激励制度 | 第46-47页 |
·确立激励目标 | 第46页 |
·确定激励方式 | 第46-47页 |
·针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特点建立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 第47-48页 |
·控制环境 | 第47页 |
·风险评估 | 第47页 |
·控制活动 | 第47-48页 |
·信息与沟通 | 第48页 |
·监察 | 第48页 |
·从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活动的各个环节上防范财务风险 | 第48-50页 |
·针对现金流风险,加强现金流量管理 | 第48页 |
·针对筹资风险,寻求最优资本结构 | 第48-49页 |
·针对投资风险,转变投资方向,加强对投资的预防和分散 | 第49页 |
·针对税务筹划风险,在不违背税法的前提下,合理避税 | 第49-50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不足 | 第50-51页 |
·研究结论 | 第50页 |
·研究不足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后记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