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23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一、学习时代的要求 | 第11页 |
二、组织学习理论的发展 | 第11-12页 |
三、团队学习实践中的困惑 | 第12-13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3-20页 |
一、学习的解释 | 第13-14页 |
二、团队学习的探究 | 第14-16页 |
三、习惯性防卫的概述 | 第16-19页 |
四、对已有研究的总体述评 | 第19-20页 |
第三节 研究聚焦 | 第20-23页 |
一、研究主题的确定 | 第2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20-23页 |
第二章 研究方案 | 第23-33页 |
第一节 研究路径设计 | 第23-27页 |
一、研究方法的选择 | 第23-25页 |
二、研究资料的生成 | 第25-26页 |
三、资料分析与成文方式 | 第26-27页 |
第二节 研究过程 | 第27-33页 |
一、预访谈 | 第27-28页 |
二、访谈过程 | 第28-31页 |
三、分析资料与成文过程 | 第31-33页 |
第三章 “保护我自己”:习惯性防卫的内在动因 | 第33-44页 |
第一节 “我不会直接提出来”—表达迂回 | 第33-35页 |
一、“我都会比较谨慎” | 第33-34页 |
二、“我说话比较直” | 第34-35页 |
三、“很多事情闷在心里不说出来 | 第35页 |
第二节 “私下聊比较好”—回避质疑 | 第35-38页 |
一、“顾及他们的面子” | 第36-38页 |
二、“我比较合群” | 第38页 |
第三节 “做工作顺势而为”—害怕失败 | 第38-41页 |
第四节 “他管我,我能不听吗?”—顺从权威 | 第41-42页 |
第五节 小结 | 第42-44页 |
第四章 “团队模式欠佳”:习惯性防卫滋养的土壤 | 第44-55页 |
第一节 “吃过亏,有敲响了警钟的事情”:防御性沟通氛围 | 第44-47页 |
一、“要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 | 第44-45页 |
二、“到了工作岗位人比较现实,不像学校那么简单” | 第45-47页 |
第二节 “穿着西装讨饭的”:工作满意度低 | 第47-51页 |
一、“越做越难” | 第48-49页 |
二、“主要靠自己” | 第49-50页 |
三、“恶意竞争” | 第50-51页 |
第三节 “我是义务做大队长的”:团队领导角色模糊 | 第51-53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53-55页 |
第五章 克服团队学习中习惯性防卫的思考 | 第55-62页 |
第一节 打开限制思维的心锁 | 第55-57页 |
一、表露感情与保持理智 | 第55-56页 |
二、开放心灵与坚持已见 | 第56页 |
三、接纳失败与追求成功 | 第56-57页 |
第二节 团队学习的再思考 | 第57-62页 |
一、变传统的会议为对话会议 | 第57-58页 |
二、让“大队长”真正“领导”起来 | 第58-59页 |
三、重新设计团队绩效考核制度 | 第59-62页 |
第六章 反思 | 第62-65页 |
一、效度问题 | 第62-63页 |
二、信度问题 | 第63页 |
三、推广度问题 | 第63-64页 |
四、伦理道德问题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附录 | 第69-72页 |
后记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