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1页 |
·问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问题的研究背景 | 第9页 |
·问题的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高管薪酬激励与公司绩效的关系 | 第11-13页 |
·影响高管薪酬激励的因素研究 | 第13-14页 |
·高管的股权激励研究 | 第14-15页 |
·高管薪酬激励的支付形式 | 第15-16页 |
·高管薪酬激励受监管的影响 | 第16-17页 |
·文献综述评析 | 第17-18页 |
·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 第18-19页 |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9-21页 |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9-21页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21-29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1-25页 |
·商业银行 | 第21-22页 |
·高级管理人员 | 第22-23页 |
·薪酬 | 第23-24页 |
·激励 | 第24-25页 |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5-29页 |
·"两权分离"理论 | 第25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5-26页 |
·契约理论 | 第26-27页 |
·人力资本理论 | 第27页 |
·管理学激励理论 | 第27-29页 |
第3章 商业银行高管薪酬激励机制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 第29-40页 |
·美国商业银行高管薪酬激励机制 | 第29-33页 |
·美国商业银行高管薪酬制度 | 第29-30页 |
·美国商业银行高管薪酬激励的特点 | 第30-31页 |
·美国商业银行薪酬激励机制存在的漏洞 | 第31-33页 |
·德国商业银行高管薪酬激励机制 | 第33-34页 |
·德国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现状 | 第33页 |
·德国商业银行高管薪酬激励的特点 | 第33-34页 |
·德国商业银行高管薪酬激励机制面临的挑战 | 第34页 |
·日本商业银行高管薪酬激励机制 | 第34-36页 |
·日本商业银行管理模式 | 第34-35页 |
·日本商业银行高管薪酬激励的特点 | 第35-36页 |
·日本商业银行高管激励制度的缺陷 | 第36页 |
·比较及启示 | 第36-40页 |
·模式比较 | 第36-37页 |
·几点启示 | 第37-40页 |
第4章 我国商业银行高管薪酬激励机制之现状 | 第40-50页 |
·我国制度背景下的商业银行高管激励 | 第40页 |
·我国商业银行高管薪酬激励机制的现状 | 第40-50页 |
·我国商业银行高管薪酬激励机制的发展 | 第40-41页 |
·我国商业银行高管薪酬激励的现状分析 | 第41-47页 |
·我国商业银行高管薪酬激励机制面临的问题 | 第47-50页 |
第5章 博弈分析与实证分析 | 第50-65页 |
·博弈分析 | 第50-58页 |
·博弈理论及基本假设 | 第50-51页 |
·基于"委托—代理"模型的博弈分析 | 第51-54页 |
·基于"声誉模型"的博弈分析 | 第54-57页 |
·博弈分析的结论及局限 | 第57-58页 |
·实证分析 | 第58-65页 |
·研究样本及变量指标的选择 | 第58-60页 |
·相关指标分析 | 第60-62页 |
·高管薪酬与银行经营绩效的回归分析 | 第62-64页 |
·实证分析的结论 | 第64-65页 |
第6章 提高我国商业银行高管薪酬激励机制有效性的建议 | 第65-70页 |
·商业银行高管薪酬激励机制有效性的原则 | 第65-66页 |
·最优化银行经营绩效的原则 | 第65页 |
·控制银行风险的原则 | 第65-66页 |
·对政府的政策建议 | 第66-67页 |
·加快资本市场改革的步伐 | 第66页 |
·加强政府对银行的监管职能 | 第66页 |
·减少政府对银行的过度干预 | 第66-67页 |
·对商业银行及高管的几点建议 | 第67-70页 |
·完善银行内部治理结构 | 第67-68页 |
·构建合理的薪酬机制 | 第68-69页 |
·完善薪酬委员会机构,加强对高管的薪酬监督 | 第69页 |
·银行高管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职业技能 | 第69-70页 |
附录 | 第70-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后记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