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檵木组织培养及其对叶色影响的研究
1 前言 | 第1页 |
2 文献综述 | 第9-15页 |
·红檵木的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红檵木的起源与分布 | 第9-10页 |
·红檵木的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 | 第10-11页 |
·红檵木品种类型的研究 | 第11页 |
·红檵木的观赏价值及药用价值 | 第11-12页 |
·红檵木的繁殖方式 | 第12-13页 |
·环境条件对植物叶色影响的研究 | 第13-15页 |
·光照对叶色的影响 | 第13-14页 |
·温度与季节对叶色的影响 | 第14页 |
·土壤对叶色的影响 | 第14-15页 |
·组织培养条件对叶色的影响 | 第15页 |
3 目的及意义 | 第15-16页 |
4 材料与方法 | 第16-22页 |
·材料 | 第16页 |
·技术路线 | 第16页 |
·方法 | 第16-21页 |
·初代培养设计 | 第16-18页 |
·继代培养设计 | 第18-20页 |
·壮苗培养设计 | 第20页 |
·生根培养设计 | 第20-21页 |
·炼苗移栽设计 | 第21页 |
·指标观测 | 第21-22页 |
·数据分析 | 第22页 |
5 结果与分析 | 第22-36页 |
·初代培养分析 | 第22-27页 |
·无菌体系的建立 | 第22-23页 |
·启动培养基的筛选 | 第23-25页 |
·不同部位外植体对启动培养的影响 | 第25-26页 |
·取材季节对培养效果的影响 | 第26-27页 |
·继代培养分析 | 第27-34页 |
·继代培养基的筛选 | 第27-29页 |
·不同培养条件对叶色的影响 | 第29-34页 |
·光照、温度对叶片内色素含量的影响 | 第29-31页 |
·不同培养基对叶片内花色素苷含量的影响 | 第31-33页 |
·不同碳源浓度对叶片内花色素苷含量的影响 | 第33-34页 |
·壮苗培养分析 | 第34页 |
·生根培养分析 | 第34-36页 |
·炼苗移栽分析 | 第36页 |
6 讨论 | 第36-40页 |
·外植体的选择 | 第36-38页 |
·有效无菌材料的获取 | 第36-37页 |
·取材季节 | 第37-38页 |
·培养基的选择 | 第38页 |
·生长调节物质的影响 | 第38-39页 |
·环境条件的影响 | 第39页 |
·碳源的影响 | 第39-40页 |
7 结语 | 第40-42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建议 | 第41-42页 |
·关于进一步组培研究的建议 | 第41页 |
·关于红檵木在园林应用中的建议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7页 |
图版 | 第47-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