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水稻广亲和相关基因的精细定位和分离

中文摘要第1-9页
英文摘要第9-12页
符号说明第12-14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4-27页
 1.1 杂种优势第14-16页
  1.1.1 亚洲栽培稻的分类第14-15页
  1.1.2 杂种优势的表现第15页
  1.1.3 籼粳杂种不育的现象及机理第15-16页
 1.2 广亲和性研究第16-21页
  1.2.1 广亲和的提出第16-17页
  1.2.2 广亲和基因的作用模型第17-18页
   1.2.2.1 单基因作用模型第17页
   1.2.2.2 双基因作用模型第17-18页
  1.2.3 广亲和基因的研究现状第18-21页
   1.2.3.1 广亲和性的标记第18-19页
   1.2.3.2 广亲和基因定位第19-21页
 1.3 水稻基因组研究进展与功能基因的克隆第21-27页
  1.3.1 水稻基因组进展第21-23页
  1.3.2 植物功能基因的克隆第23-27页
   1.3.2.1 植物基因克隆的主要方法第23-27页
第二章 S_5~n位点的精细定位第27-41页
 2.1 前言第27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27-31页
  2.2.1 广亲和表型的鉴定第27-28页
  2.2.2 材料第28-29页
  2.2.3 DNA的提取第29页
  2.2.4 引物的设计第29页
  2.2.5.标记的发展第29-30页
  2.2.6 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第30-31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31-38页
  2.3.1 发展S_5~n区段内饱和的分子标记第31-32页
  2.3.2 初步定位第32-35页
  2.3.3 S_5~n位点的精细定位第35-37页
  2.3.4 S_5~n位点所在区间的进一步验证第37-38页
 2.4 讨论第38-41页
第三章 广亲和候选基因全长cDNA的获得和表达分析第41-54页
 3.1 前言第41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41-45页
  3.2.1 材料第41页
  3.2.2 总RNA的提取第41-42页
  3.2.3 mRNA的提取第42页
  3.2.4 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第42-44页
  3.2.5 RACE PCR产物的克隆第44-45页
  3.2.6 候选基因全长cDNA序列的获得第45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45-51页
  3.3.1 RNA和mRNA的提取第45-47页
  3.3.2 RACE PCR的扩增和产物的回收第47-48页
  3.3.3 cDNA阳性克隆的筛选和序列的获得第48-50页
  3.3.4 候选基因序列的获得和分析第50-51页
 3.4 讨论第51-54页
第四章 基因标签标记的发展及关联分析第54-58页
 4.1 前言第54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54-55页
  4.2.1 材料第54-55页
  4.2.2 GTM的发展第55页
  4.2.3 GTM的相关分析第55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55-56页
 4.4 讨论第56-58页
第五章 水稻广亲和品种02428基因组BAC文库的构建第58-68页
 5.1 前言第58-59页
 5.2 材料与方法第59-62页
  5.2.1 材料第59页
  5.2.2 水稻大分子量DNA片段的制备第59页
   5.2.2.1 细胞核的提取第59页
   5.2.2.2 包块的制备与处理第59页
  5.2.3 BAC库的构建第59-62页
   5.2.3.1 部分酶切预试验第60页
   5.2.3.2 DNA片段的准备第60页
   5.2.3.3 连接反应及转化第60-61页
   5.2.3.4 BAC克隆的鉴定及保存第61页
   5.2.3.5 含有目标片段的阳性BAC克隆的筛选第61-62页
 5.3 结果与分析第62-66页
  5.3.1 广亲和品种02428 BAC库的构建第62-65页
  5.3.2 02428 BAC库的特征及阳性克隆的筛选第65-66页
 5.4 讨论第66-68页
第六章 候选基因的克隆和转化第68-74页
 6.1 前言第68页
 6.2 材料与方法第68-71页
  6.2.1 材料第69页
  6.2.2 载体的构建第69-71页
   6.2.2.1 互补试验载体的构建第69-70页
   6.2.2.2 过量表达试验载体的构建第70页
   6.2.2.3 候选基因1和候选基因2的共转化试验第70-71页
   6.2.2.4 载体的转化第71页
 6.3 结果与分析第71-72页
  6.3.1 PCR产物的克隆及测序分析第71-72页
  6.3.2 转基因植株PCR方法的鉴定第72页
 6.4 讨论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82页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2-83页
致谢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语文学习环境的批判与重塑
下一篇:中学政治教师工作倦怠问题的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