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CT | 第7-8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8-12页 |
| ·选题背景目的 | 第8页 |
| ·教育服务贸易法律研究评述 | 第8-11页 |
| ·国外学者对教育服务贸易的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 ·中国学者对教育服务贸易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简要评述 | 第11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方法、思路 | 第11-12页 |
| 第2章 GATS语境下教育服务贸易解读 | 第12-17页 |
| ·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减让表结构 | 第12-13页 |
| ·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开放的领域 | 第13-14页 |
| ·我国在市场准入方面的具体承诺和限制 | 第14-15页 |
| ·我国在国民待遇方面的具体承诺和限制 | 第15-17页 |
| 第3章 中外教育服务贸易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17-23页 |
| ·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现状 | 第17-19页 |
| ·各国就教育服务做出的承诺 | 第17页 |
| ·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现状 | 第17-19页 |
| ·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现状 | 第19页 |
| ·教育服务贸易领域存在严重的贸易逆差 | 第19页 |
| ·我国教育服务贸易整体竞争力低 | 第19页 |
| ·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发展趋势 | 第19-23页 |
| ·境外消费仍是教育服务最主要的提供方式 | 第19-20页 |
| ·跨境交付存在着巨大的增长潜力 | 第20页 |
| ·商业存在形式的教育服务贸易和结构会进一步增长 | 第20页 |
| ·教育服务贸易市场出现多种类型中学后教育和培训服务新提供形式 | 第20-21页 |
| ·提供高等教育机会的私立营利性机构的数量在增长 | 第21页 |
| ·关于教育服务贸易方面新的GATS磋商建议 | 第21-23页 |
| 第4章 教育服务贸易法律理论基础及GATS约束 | 第23-32页 |
| ·教育服务贸易法律的理论基础 | 第23-25页 |
| ·比较优势理论 | 第23页 |
| ·我国教育服务的比较优势分析 | 第23-25页 |
| ·多边贸易体制原则在教育服务贸易中的运用 | 第25-29页 |
| ·非歧视的贸易原则在教育服务贸易中的运用 | 第25-27页 |
| ·更自由的贸易原则在教育服务贸易中的运用 | 第27页 |
| ·可预见性的贸易原则在教育服务贸易中的运用 | 第27-28页 |
| ·促进公平竞争原则在教育服务贸易中的运用 | 第28页 |
| ·鼓励发展中和转型国家进行经济改革原则在教育服务贸易中的运用 | 第28-29页 |
| ·教育服务贸易法律选择的GATS框架约束 | 第29-32页 |
| ·世贸规则的约束力 | 第29-30页 |
| ·对GATS的质疑及澄清 | 第30-32页 |
| 第5章 我国教育服务贸易法律体系框架分析 | 第32-39页 |
| ·现行我国教育服务贸易法律框架 | 第32-33页 |
| ·我国教育服务贸易法律框架缺陷 | 第33-35页 |
| ·我国缺乏一部统帅整个服务贸易的基本法律 | 第33页 |
| ·教育服务行业尚缺乏基本的行业性法律 | 第33-34页 |
| ·对整个教育服务业的法律规范和保护有待加强 | 第34页 |
| ·现行法律与GATS规范之间存在不少冲突 | 第34-35页 |
| ·构建我国教育服务贸易法律框架思路 | 第35-36页 |
| ·我国教育服务贸易法律框架建议 | 第36-39页 |
| ·完善教育服务贸易基本法律 | 第37页 |
| ·加快行业性基本法制定 | 第37页 |
| ·减少服务贸易中法律规范真空状况 | 第37页 |
| ·加强与教育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相关的经济、行政和刑事立法 | 第37页 |
| ·最大限度与国际服务贸易法律规范制度一致是面临的一个现实重大的问题 | 第37-38页 |
| ·设置高效的监督管理机构和有效的解决争议机制 | 第38-39页 |
| 第6章 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立法原则与对策 | 第39-47页 |
| ·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立法的基本原则 | 第39-40页 |
| ·国家教育主权原则 | 第39页 |
| ·教育民族性原则 | 第39-40页 |
| ·WTO规则原则 | 第40页 |
| ·教育服务贸易对策思考 | 第40-47页 |
| ·改进政府职能,注重克服体制性障碍 | 第41-42页 |
| ·正确把握教育服务贸易的开放度 | 第42-43页 |
| ·适应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及时调整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 | 第43-45页 |
| ·积极推进双向留学服务,逐步改变教育服务贸易进口大国的状况 | 第45页 |
| ·对以跨境交付方式进入我国的教育服务贸易要给予高度重视 | 第45-46页 |
| ·以我为主,灵活掌握规则,及时建立教育豫警机制 | 第46-47页 |
| 第7章 结论 | 第47-4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48-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