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2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2-13页 |
引言 | 第13-17页 |
1 国内外现状 | 第13-15页 |
2 论文设计思路 | 第15-16页 |
3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第一部分、口岸卫生杀虫剂的室内筛选 | 第17-2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7-20页 |
·供试药剂 | 第17页 |
·试验虫种及饲养 | 第17-19页 |
·试验仪器设备 | 第19页 |
·试验方法 | 第19-20页 |
2 结果分析 | 第20-25页 |
·杀虫剂对玉米象成虫触杀毒力测定结果 | 第20页 |
·杀虫剂对家蝇成虫触杀毒力测定结果 | 第20-25页 |
3 讨论 | 第25页 |
4 结论 | 第25-26页 |
第二部分、杀菌剂的室内筛选 | 第26-3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6-27页 |
·供试药剂 | 第26页 |
·试验菌种 | 第26-27页 |
·培养基制备 | 第27页 |
·试验器具 | 第27页 |
·试验方法 | 第2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7-31页 |
·七种消毒剂对大肠杆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 第27-29页 |
·七种消毒剂对蜡样芽胞杆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 第29-31页 |
3 讨论 | 第31页 |
4 结论 | 第31-33页 |
第三部分、室内配方筛选及联合毒力测定 | 第33-4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3页 |
·供试药剂 | 第33页 |
·试虫及菌株 | 第33页 |
·混剂的最佳配比及联合毒力测定方法 | 第3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3-39页 |
·高效氯氰菊酯与双十二混用对玉米象触杀毒力测定 | 第34页 |
·高效氯氰菊酯与双十二混用对家蝇触杀毒力测定 | 第34页 |
·高效氯氰菊酯与双十二混用对大肠杆菌毒力测定 | 第34页 |
·高效氯氰菊酯与双十二混用对蜡样芽胞杆菌的联合毒力 | 第34-39页 |
3 讨论 | 第39页 |
4 结论 | 第39-40页 |
第四部分、23%双·高微乳剂加工小试工艺研究 | 第40-4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0-42页 |
·有效成分概况 | 第40-42页 |
·助剂 | 第42页 |
·溶剂 | 第42页 |
·仪器设备 | 第42页 |
·方法 | 第4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2-45页 |
·溶剂选择 | 第42页 |
·助表面活性剂选择 | 第42页 |
·乳化剂选择 | 第42-43页 |
·乳化剂含量确定 | 第43-44页 |
·23%双·高微乳剂的配方组成 | 第44页 |
·23%双·高微乳剂的工艺流程 | 第44页 |
·23%双·高微乳剂小试操作规程 | 第44-45页 |
·23%双·高微乳剂控制项目指标: | 第45页 |
3 讨论 | 第45页 |
4 结论 | 第45-46页 |
第五部分、23%双·高微乳剂室外药效试验 | 第46-5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6-47页 |
·试剂 | 第46页 |
·仪器 | 第46页 |
·专用培养基 | 第46页 |
·供试药剂 | 第46-47页 |
·测试害虫及病原菌 | 第47页 |
·试验方法 | 第47页 |
2 结果分析 | 第47-49页 |
·23%双·高微乳剂的杀菌效果试验 | 第47-48页 |
·23%双·高微乳剂的杀虫效果试验 | 第48-49页 |
3 讨论 | 第49页 |
4 结论 | 第49-50页 |
第六部分、23%双·高微乳剂的产品检测研究 | 第50-57页 |
1 检测方法 | 第50-55页 |
·顺式氯氰菊酯含量的检测方法 | 第50-52页 |
·高效液相色谱外标法 | 第50页 |
·试剂和溶液 | 第50页 |
·仪器、设备 | 第50-51页 |
·高效液相色谱操作条件 | 第51页 |
·测定步骤 | 第51-52页 |
·计算 | 第52页 |
·允许差 | 第52页 |
·双十二含量的测定方法 | 第52-54页 |
·试剂 | 第52-53页 |
·仪器 | 第53页 |
·分析程序 | 第53页 |
·分析结果的计算 | 第53-54页 |
·其他指标的测定方法 | 第54-55页 |
·PH值的测定 | 第54页 |
·透明温度范围的测定 | 第54页 |
·乳液稳定性试验 | 第54页 |
·持久起泡性 | 第54页 |
·试剂 | 第54页 |
·仪器 | 第54页 |
·测定步骤 | 第54页 |
·低温稳定性试验 | 第54-55页 |
·仪器设备 | 第54页 |
·检验步骤 | 第54-55页 |
·热贮稳定性试验 | 第55页 |
·仪器、设备 | 第55页 |
·试验步骤 | 第55页 |
2 检测结果及分析 | 第55-56页 |
3 讨论 | 第56页 |
4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