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与转化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综述 | 第9-13页 |
(一) 问题提出的背景 | 第9-10页 |
(二) 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三) 问题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二、对中职学校数学学困生现状调查 | 第13-16页 |
(一) 调查目的、对象及方法 | 第13-14页 |
(二) 调查内容的设计与实施 | 第14-15页 |
(三) 调查结论 | 第15-16页 |
三、中职学校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特点分析 | 第16-24页 |
(一) 中职学校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 第16-21页 |
(二) 中职学校数学学困生的分类 | 第21-22页 |
(三) 中职学校数学学困生的认知特点 | 第22-23页 |
(四) 中职学校数学学困生的心理特点 | 第23-24页 |
四、对中职学校数学学困生实施转化的理论依据 | 第24-29页 |
(一) 多元智能理论 | 第24-25页 |
(二) 归因理论 | 第25-27页 |
(三)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27-28页 |
(四)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第28页 |
(五) 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 第28-29页 |
五、中职学校数学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 第29-53页 |
(一) 抓情感――调节学困生的非智力系统 | 第29-35页 |
(二) 抓认知――教学困生学会学习 | 第35-41页 |
(三) 实施个别化教学,针对学困生特点因村施教 | 第41-48页 |
(四) 开展形成性评价,促进学困生全面发展 | 第48-53页 |
六、中职学校促进数学学困生转化的教学实验 | 第53-59页 |
注释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附录 | 第63-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