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融入美术教育教学的创新型探索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绪论 | 第8-12页 |
| 1. 研究动因 | 第8-9页 |
| ·美术教育本体 | 第8页 |
| ·素质教育理念 | 第8页 |
| ·儿童智能发展特点 | 第8-9页 |
| 2. 文献综述及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9-11页 |
| 3.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第一章 音乐与美术及学科同构性 | 第12-20页 |
| ·音乐与美术本质同构性 | 第12-17页 |
| ·音乐与美术的生理属性 | 第12-13页 |
| ·音乐与美术的情感属性 | 第13-15页 |
| ·通感、联觉 | 第15-16页 |
| ·艺术阐释同构性 | 第16-17页 |
| ·异质同构说 | 第17页 |
| ·学科历史与教育途径的同源性 | 第17-20页 |
| ·历史发展境遇同源性 | 第17-18页 |
| ·学科教育理念同源性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音乐融入美术教育的涵义与应用 | 第20-50页 |
| ·音乐融入美术教育的概念界定 | 第20-22页 |
| ·音乐融入美术教育的途径 | 第22-50页 |
| ·节奏与构图 | 第23-25页 |
| ·旋律与形式语言 | 第25-34页 |
| ·旋律的图式传达情感 | 第25-26页 |
| ·旋律的线条感 | 第26-27页 |
| ·旋律的形式美法则 | 第27-34页 |
| ·多样与统一 | 第27-28页 |
| ·对比与均衡 | 第28-29页 |
| ·重复与旋转 | 第29-34页 |
| ·音调、音色、音阶、和声与线、色 | 第34-47页 |
| ·音调、音色、音阶、和声与线 | 第34-41页 |
| ·音调、音色、音阶、和声与色彩 | 第41-42页 |
| ·音色与色彩表达 | 第42-43页 |
| ·音阶与色彩 | 第43页 |
| ·和声与色彩 | 第43-44页 |
| ·音乐诸元素与色彩的情感 | 第44-47页 |
| ·音响与张力 | 第47-48页 |
| ·音域与空间 | 第48-50页 |
| 第三章 从学科领域看音乐融入美术教育教学 | 第50-54页 |
|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 第50-51页 |
|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 第51-52页 |
|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 第52-53页 |
|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 第53-54页 |
| 第四章 音乐融入美术教育教学的综合意义 | 第54-58页 |
| ·心理学与心理治疗 | 第54-55页 |
| ·美学与审美品位能力塑造 | 第55-56页 |
| ·文化学 | 第56-58页 |
| 结语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0页 |
| 附录 | 第60-66页 |
| 后记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