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马铃薯产业化发展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3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情况 | 第11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国内外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简述 | 第13-24页 |
·世界及中国马铃薯生产现状 | 第13-16页 |
·世界马铃薯生产现状 | 第13-14页 |
·中国马铃薯生产现状 | 第14-16页 |
·世界及中国马铃薯加工现状 | 第16-17页 |
·世界马铃薯加工现状 | 第16-17页 |
·中国马铃薯加工现状 | 第17页 |
·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前景 | 第17-24页 |
·马铃薯鲜薯市场前景 | 第17-20页 |
·马铃薯加工品市场前景广阔 | 第20-24页 |
第三章 彭州马铃薯产业化发展的资源优势 | 第24-28页 |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 第24页 |
·优越的自然条件 | 第24-27页 |
·气候资源 | 第24-26页 |
·水资源 | 第26页 |
·土地资源 | 第26-27页 |
·生产环境条件 | 第27页 |
·基础设施 | 第27页 |
·邮电、通讯优势 | 第27页 |
·市场优势 | 第27页 |
·交通优势 | 第27页 |
·人力技术资源 | 第27-28页 |
第四章 彭州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 | 第28-33页 |
·彭州是四川重要的马铃薯生产基地 | 第28页 |
·彭州马铃薯生产现状 | 第28-32页 |
·彭州马铃薯生产的历史 | 第28-29页 |
·彭州马铃薯生产情况 | 第29-32页 |
·彭州马铃薯加工现状 | 第32-33页 |
第五章 彭州马铃薯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 第33-36页 |
·政府重视程度不够,生产发展缓慢 | 第33页 |
·经营规模小 | 第33页 |
·投入不足、耕作粗放,单产水平低 | 第33-34页 |
·种薯体系不健全,种薯质量差 | 第34页 |
·马铃薯专用品种少 | 第34页 |
·储运技术落后 | 第34-35页 |
·马铃薯深加工滞后 | 第35-36页 |
第六章 彭州马铃薯产业化模式借鉴 | 第36-46页 |
·国外农业产业化的组织模式 | 第36-38页 |
·合同制 | 第36-37页 |
·农业合作社 | 第37页 |
·农工商综合体 | 第37-38页 |
·我国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 | 第38-40页 |
·龙头企业带动型(公司+农户) | 第38-39页 |
·市场带动型 | 第39页 |
·主导产业带动型,主导产业+农户 | 第39-40页 |
·中介组织带动型,农协+农户,企业集团+农户 | 第40页 |
·我国农业产业化模式选择 | 第40-42页 |
·选择公司加农户为主要模式 | 第40-41页 |
·“公司+农户”三种模式比较 | 第41-42页 |
·案例借鉴 | 第42-46页 |
·案例借鉴一 | 第42-44页 |
·案例借答二 | 第44-46页 |
第七章 彭州马铃薯产业化发展思路与措施 | 第46-53页 |
·彭州马铃薯产业化模式选择 | 第46-47页 |
·选择“公司+基地+农户”为主要模式 | 第46-47页 |
·中介组织+农户以及专业市场+农户模式为辅 | 第47页 |
·强化政府支持力度 | 第47-48页 |
·加强马铃薯应用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 第48-49页 |
·脱毒种薯的繁育与标准化生产 | 第48-49页 |
·品种引进和选育工作 | 第49页 |
·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 | 第49页 |
·提高马铃薯储运技术 | 第49页 |
·积极适应WTO规则,发展绿色马铃薯 | 第49-50页 |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发展电子商务 | 第50-51页 |
·实施名牌战略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