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像处理测试仪的研制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页 |
1.1 数字图像处理的发展和应用 | 第8-9页 |
1.2 数字图像处理系统构成 | 第9页 |
1.3 本课题的由来 | 第9-11页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1-12页 |
1.5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图像处理基本原理 | 第13-36页 |
2.1 图像格式 | 第13-19页 |
2.1.1 常用图像文件格式 | 第13-18页 |
2.1.2 常用图像参数术语 | 第18-19页 |
2.2 图像处理的理论基础 | 第19-29页 |
2.2.1 图像的采样与量化 | 第19-20页 |
2.2.2 CCD与 CMOS | 第20-21页 |
2.2.3 图像的颜色及灰度变换 | 第21-22页 |
2.2.4 图像几何变换 | 第22-23页 |
2.2.5 图像的均值滤波和中值滤波 | 第23-24页 |
2.2.6 边缘检测 | 第24-27页 |
2.2.7 二值图像操作 | 第27-29页 |
2.3 基于图像处理的测量方法 | 第29-36页 |
2.3.1 测量理论基础 | 第29-30页 |
2.3.2 Hough变换 | 第30页 |
2.3.3 最小二乘法 | 第30-32页 |
2.3.4 CCD细分和数字图像插值放大 | 第32-35页 |
2.3.5 光源的影响及其解决方法 | 第35-36页 |
第三章 数字图像处理测试仪的硬件构成 | 第36-41页 |
3.1 数字图像处理测试仪的整体结构 | 第36-37页 |
3.2 成像光学系统和照明方式 | 第37-38页 |
3.3 图像采集系统 | 第38-39页 |
3.4 其他部分 | 第39-41页 |
第四章 数字图像处理测试仪的软件构成 | 第41-45页 |
4.1 编程软件 | 第41页 |
4.2 编程工具 | 第41-42页 |
4.3 本测试仪软件功能 | 第42-45页 |
第五章 数字图像处理测试仪的图像处理功能 | 第45-53页 |
5.1 原始图像的预览 | 第45页 |
5.2 图像的几何变换 | 第45-46页 |
5.3 图像的颜色变换 | 第46-47页 |
5.4 边缘检测 | 第47-49页 |
5.5 灰度图像处理 | 第49-50页 |
5.6 二值化图像操作 | 第50-53页 |
第六章 数字图像处理测试仪的测量功能 | 第53-64页 |
6.1 测量中的处理步骤 | 第53-54页 |
6.2 测量结果 | 第54-55页 |
6.3 误差分析 | 第55-64页 |
6.3.1 照明视场噪声 | 第55-56页 |
6.3.2 CCD摄像机 | 第56-57页 |
6.3.3 CCD像元大小 | 第57-59页 |
6.3.4 量化误差 | 第59页 |
6.3.5 成像系统的畸变 | 第59-61页 |
6.3.6 物体厚度 | 第61页 |
6.3.7 物体的加工精度 | 第61-62页 |
6.3.8 二值化阈值的选择 | 第62页 |
6.3.9 定标 | 第62-63页 |
6.3.10 其他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 | 第63-64页 |
第七章 结论及进一步的工作 | 第64-67页 |
7.1 结论 | 第64-65页 |
7.2 进一步的工作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69-70页 |
声明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