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 第1-13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1.3.1 国外生活水平的衡量标准研究 | 第10-11页 |
1.3.2 我国的小康社会指标体系研究 | 第11-12页 |
1.4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2 农村全面小康社会概述 | 第13-18页 |
2.1 全面小康内涵 | 第13-16页 |
2.1.1 中国古代“小康”的含义 | 第13-14页 |
2.1.2 邓小平的“小康”内涵 | 第14-15页 |
2.1.3 党的第三代领导人对“全面小康”的表述 | 第15-16页 |
2.2 全面小康社会的特征 | 第16页 |
2.3 农村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 第16-18页 |
3 农村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18-30页 |
3.1 对现有指标体系的评价 | 第18-23页 |
3.1.1 现有指标体系的研究状况 | 第18-22页 |
3.1.2 现有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22-23页 |
3.2 农村全面小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3-30页 |
3.2.1 农村全面小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第23-25页 |
3.2.2 农村全面小康指标体系的设计理念 | 第25页 |
3.2.3 农村全面小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5-30页 |
4 农村全面小康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 | 第30-40页 |
4.1 指标的相关性检验 | 第31-33页 |
4.1.1 指标的相关系数 | 第31-32页 |
4.1.2 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第32-33页 |
4.2 指标数据的标准化 | 第33-34页 |
4.3 指标标准值的确定 | 第34-37页 |
4.4 权数的确定 | 第37-38页 |
4.5 指标的合成 | 第38-40页 |
5 实证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 第40-45页 |
5.1 研究区域特点 | 第40-41页 |
5.1.1 四川省自然资源状况 | 第40页 |
5.1.2 四川省经济发展概况 | 第40-41页 |
5.2 四川省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评价 | 第41-42页 |
5.3 四川农村全面小康社会评价结果分析 | 第42-44页 |
5.3.1 四川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的综合分析 | 第42-43页 |
5.3.2 各子系统及主要指标实现程度的分析 | 第43-44页 |
5.4 四川省农村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对策 | 第44-45页 |
5.4.1 提高农民收入,确保农民收入以一个较快的速度增长 | 第44页 |
5.4.2 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 第44页 |
5.4.3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 第44-45页 |
5.4.4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程度 | 第45页 |
5.4.5 加快农村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改水、改厕,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 第45页 |
6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9-50页 |
附表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