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3页 |
·移动IP 协议的提出 | 第9页 |
·移动IP 的扩展方案——微移动IP 管理的引入 | 第9-11页 |
·CELLULAR IP 的切换机制概述 | 第11页 |
·改进型间接切换所要解决的问题 | 第11-12页 |
·本论文内容研究及各章安排 | 第12-13页 |
第二章 CELLULAR IP 间接切换协议 | 第13-27页 |
·数据链路层上移动解决方案 | 第13-15页 |
·蜂窝数字分组数据网(CDPD) | 第13-14页 |
·IEEE 802.11 | 第14页 |
·数据链路层解决方案的缺陷 | 第14-15页 |
·移动IP 的原理 | 第15-17页 |
·移动IP 的三方协调 | 第15页 |
·代理发现 | 第15-16页 |
·登机注册 | 第16页 |
·隧道 | 第16-17页 |
·CELLULAR IP 的主要思想 | 第17-22页 |
·协议基本操作 | 第18-19页 |
·关键技术 | 第19-22页 |
·移动主机 | 第19页 |
·映射 | 第19-20页 |
·路由 | 第20页 |
·切换 | 第20-21页 |
·位置管理和寻呼 | 第21-22页 |
·CELLULAR IP 的切换机制 | 第22-27页 |
·硬切换 | 第22-23页 |
·半软切换 | 第23-25页 |
·间接切换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基于基站特定路由的间接切换算法 | 第27-40页 |
·基于基站特定路由的间接切换机制的功能实体及关键术语 | 第27-29页 |
·功能实体 | 第27-28页 |
·关键术语 | 第28-29页 |
·基于基站特定路由的间接切换机制的基本原理 | 第29-32页 |
·包结构 | 第29-30页 |
·基本原理 | 第30-32页 |
·基于基站特定路由的间接切换机制的关键技术 | 第32-40页 |
·位置管理 | 第32-33页 |
·数据包路由 | 第33-40页 |
·上行路由 | 第34-37页 |
·下行路由 | 第37-39页 |
·基站特定路由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协议分析和理论评估 | 第40-46页 |
·协议设计关键技术分析 | 第40-43页 |
·分组转发机制(Packet Forwarding) | 第40-41页 |
·位置管理机制(Location management) | 第41-42页 |
·支持空闲主机(Support for Idle Mobile Host) | 第42页 |
·对移动主机的要求(Requirements for Mobile Host) | 第42页 |
·核心网络接口的要求(Requirements for Core Network Interface) | 第42-43页 |
·安全性问题(Security) | 第43页 |
·协议的理论评估 | 第43-46页 |
·协议负载计算模型 | 第43-45页 |
·Mobile-IP | 第43-44页 |
·Cellular IP | 第44-45页 |
·协议的扩展性 | 第45-46页 |
·Mobile-IP | 第45页 |
·Cellular IP | 第45-46页 |
第五章 NS-2 仿真系统及在本论文中的应用实践 | 第46-61页 |
·NS 简介 | 第46-47页 |
·NS 含义 | 第46页 |
·NS 的原理概述 | 第46-47页 |
·NS 仿真的一般过程 | 第47页 |
·基于基站特定路由的切换机制在NS-2 中的实现 | 第47-61页 |
·无线仿真简介 | 第47-48页 |
·有线网和无线网仿真的区别(CMU 的无线网络模型) | 第48-49页 |
·本文的的仿真网络拓扑配置 | 第49-61页 |
·仿真场景的建立 | 第49页 |
·有线拓扑结构的建立 | 第49-50页 |
·无线拓扑的建立 | 第50-52页 |
·移动节点(MH)的配置和重写 | 第52-53页 |
·Classifer 的重写 | 第53-54页 |
·协议代理的建立和重写 | 第54-55页 |
·基站和移动主机注册Agent 的重写 | 第55-56页 |
·随机网络数据流的产生 | 第56-57页 |
·移动节点的随机运动的产生 | 第57-58页 |
·传输范围的设定 | 第58-59页 |
·其他设置 | 第59-60页 |
·WatchDog 的作用 | 第60-61页 |
第六章 仿真结果分析 | 第61-68页 |
·仿真方案和拓扑 | 第61-64页 |
·仿真拓扑 | 第61页 |
·仿真方案 | 第61-64页 |
·移动主机的移动 | 第62-63页 |
·仿真中参数的设定 | 第63-64页 |
·仿真数据分析 | 第64-68页 |
·UDP 性能分析 | 第65-66页 |
·TCP 性能分析 | 第66-68页 |
第七章 分析总结及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第72-73页 |
论文声明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