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施工机械和设备论文--土工机械、挖掘机械论文--挖掘机论文

巨型电铲新型工作机构性能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32页
   ·引言第9-10页
   ·电铲概述第10-12页
   ·发展历史与国内外现状第12-19页
   ·新型三自由度挖掘机构第19-21页
   ·电铲挖掘机构的挖掘阻力第21-23页
   ·电铲挖掘机构的力学性能第23-25页
   ·电铲挖掘机构的驱动电机选择第25-27页
   ·电铲挖掘机构的输出能力研究第27-29页
   ·电铲挖掘机构的能耗分析第29-30页
   ·课题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第30-32页
第二章 铲斗与物料相互作用的力学特性研究第32-65页
   ·引言第32页
   ·铲斗与挖掘物料的作用原理第32-37页
   ·二维状态切削工具与物料作用的力学模型第37-41页
   ·三维状态切削工具与物料作用的力学模型第41-43页
   ·挖掘过程铲斗与物料相互作用的力学特性模型第43-46页
   ·挖掘速度对铲斗‐物料作用力学特性的影响第46-48页
   ·新型铲斗‐物料相互作用力学特性模型第48-52页
   ·挖掘阻力测试第52-57页
   ·新型并联三自由度挖掘机构的设计第57-63页
   ·本章总结第63-65页
第三章 挖掘过程驱动输入与外部动态环境关系的研究第65-92页
   ·引言第65页
   ·挖掘过程的数学描述模型第65-72页
   ·挖掘机构铲斗位置与驱动运动输入关系模型第72-76页
   ·挖掘机构驱动力与静态工作载荷关系模型第76-80页
   ·挖掘机构驱动力与动态工作载荷关系模型第80-82页
   ·三自由度挖掘机构的力学性能数值模拟第82-88页
   ·挖掘机构驱动力与外部动态环境关系模型的仿真验证第88-91页
   ·本章总结第91-92页
第四章 驱动系统与工作负载的能量及动力匹配模型第92-116页
   ·引言第92页
   ·驱动系统与负载匹配模型第92-95页
   ·简单系统的驱动与负载匹配模型第95-99页
   ·复杂系统的驱动与负载匹配模型第99-102页
   ·新型电铲挖掘机构的驱动系统与负载匹配模型第102-110页
   ·机构的驱动传动系统参数最优匹配模型第110-113页
   ·新型挖掘机构的驱动传动系统参数匹配模型第113-115页
   ·本章总结第115-116页
第五章 挖掘机构驱动输入能力与铲斗输出能力关系模型第116-157页
   ·引言第116页
   ·机构驱动输入与运动输出能力关系模型第116-120页
   ·机构的驱动力输入与力输出能力关系模型第120-124页
   ·机构输出能力空间的多面体表示方法第124-126页
   ·多自由度机构的输出能力空间求解模型第126-136页
   ·机构输出能力多面体与驱动力变化关系模型第136-138页
   ·三自由度挖掘机构的挖掘输出能力多面体空间表示模型第138-147页
   ·挖掘机构驱动力选择的输出能力多面体空间法第147-156页
   ·本章总结第156-157页
第六章 挖掘能耗与机构尺寸及轨迹关系模型第157-181页
   ·引言第157页
   ·挖掘机构挖掘能耗的计算模型第157-160页
   ·机构尺寸参数对挖掘能耗的影响第160-169页
   ·挖掘轨迹的变化类型第169-172页
   ·挖掘轨迹的改变对挖掘能耗的影响第172-177页
   ·挖掘方式的变化类型第177-178页
   ·三次多项式挖掘轨迹的优化模型第178-179页
   ·本章总结第179-181页
第七章 总结第181-183页
   ·研究内容总结第181页
   ·论文创新点第181-182页
   ·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展望第182-183页
参考文献第183-200页

论文共2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燃料设计的压燃式发动机低温预混合燃烧模式研究
下一篇:浮式钻井生产储油轮(FDPSO)水动力性能及概念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