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9页 |
第一部分 引言及文献综述 | 第9-18页 |
1 病毒基因组研究进展 | 第10页 |
2 病毒蛋白的研究进展 | 第10-15页 |
·核蛋白(Nueleoprotein,NP) | 第10-11页 |
·磷酸蛋白(Phosphoprotein,PP) | 第11-12页 |
·基质蛋白(Matrix Protein,MP) | 第12-13页 |
·糖蛋白(Glycoprotein,GP) | 第13-15页 |
·大蛋白(Large protein,LP) | 第15页 |
3 狂犬病病毒的复制和转录及其调控 | 第15-16页 |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18页 |
第二部分 实验部分 | 第18-5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8-27页 |
·材料 | 第18-20页 |
·病毒 | 第18页 |
·攻毒小白鼠 | 第18页 |
·试剂及配制 | 第18-20页 |
·仪器 | 第20页 |
·引物设计 | 第20页 |
·方法 | 第20-27页 |
·犬脑组织及ERA疫苗株的处理 | 第20-21页 |
·病毒RNA的提取 | 第21页 |
·犬脑组织阳性鉴定(RV3/RV4) | 第21-22页 |
·反转录cDNA的合成 | 第21-22页 |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 第22页 |
·小白鼠脑内攻毒实验和病毒分离 | 第22-23页 |
·小鼠脑组织病毒RNA提取与RT-PCR鉴定 | 第23页 |
·引物NSM1/NSM2的RT-PCR扩增 | 第23-24页 |
·引物NSM1反转录反应 | 第23页 |
·引物NSM1/NSM2的PCR反应 | 第23-24页 |
·电泳及PCR产物分析 | 第24页 |
·PCR产物胶回收 | 第24页 |
·制胶和电泳 | 第24页 |
·胶回收 | 第24页 |
·连接 | 第24-25页 |
·转化 | 第25页 |
·挑斑培养 | 第25页 |
·抽提质粒 | 第25-26页 |
·重组质粒的酶切和PCR鉴定 | 第26-27页 |
·重组质粒酶切鉴定 | 第26页 |
·重组质粒的PCR鉴定 | 第26-27页 |
2 实验结果 | 第27-46页 |
·犬和牛脑组织的RV阳性鉴定结果 | 第27页 |
·攻毒后鼠脑组织的RV阳性鉴定结果 | 第27-28页 |
·引物NSM1/NSM2的RT-PCR扩增结果 | 第28页 |
·重组质粒酶切鉴定结果 | 第28-29页 |
·重组质粒PCR鉴定结果 | 第29页 |
·测序结果 | 第29页 |
·P基因编码区的比较分析 | 第29-38页 |
·P基因编码区核苷酸序列和推定的氨基酸序列比较分析 | 第29-36页 |
·P基因编码区核苷酸序列和推定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 | 第36-37页 |
·P基因遗传进化树 | 第37-38页 |
·M基因比较分析 | 第38-46页 |
·M基因核苷酸序列和推定的氨基酸序列比较分析 | 第38-44页 |
·M基因核苷酸序列和推定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 | 第44页 |
·M基因遗传进化树 | 第44-46页 |
3 讨论 | 第46-49页 |
·P基因和M基因的克隆 | 第46页 |
·P基因序列比较分析 | 第46-47页 |
·M基因序列比较分析 | 第47-48页 |
·广西三株野毒同源性 | 第48页 |
·遗传进化树可行性 | 第48-49页 |
4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