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前言 | 第7-13页 |
1 “对话--生成”模式概述 | 第13-23页 |
·“对话-生成”模式旨在提高学校心理教育质量的教学模式 | 第13-15页 |
·“对话-生成”模式的终极目标是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自主建构 | 第15-19页 |
·“对话-生成”模式具有综合渗透的特点 | 第19-23页 |
2 “对话--生成”模式的理论依据 | 第23-29页 |
·自组织理论与心理素质的自主生成 | 第23-24页 |
·对话理论与师生“你-我”关系的确立 | 第24-26页 |
·建构主义理论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形成 | 第26-27页 |
·团体动力学与教育主体的多向互动 | 第27-29页 |
3 “对话--生成”模式的操作结构 | 第29-39页 |
·“三环八步”的结构分析 | 第29-31页 |
·操作说明与发展 | 第31-39页 |
4 “对话--生成”模式的实施策略 | 第39-46页 |
·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 第39-40页 |
·提升对话教学素养 | 第40-42页 |
·合理组建合作小组 | 第42-43页 |
·档案袋教学评价 | 第43-46页 |
5 一个案例:“同伴关系指导” | 第46-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3页 |
后记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