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司法认定与立法完善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3页
 第一节 选题意义第9页
 第二节 研究现状第9-11页
  一、国外的研究现状第9-10页
  二、国内的研究现状第10-11页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1页
 第四节 论文基本结构第11-13页
第二章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司法认定第13-29页
 第一节 犯罪主体的认定第13-19页
  一、关于主体范围的主要观点第14-15页
  二、案外人的主体身份第15-16页
  三、假义务人的主体身份第16-17页
  四、不履行司法职务义务的司法工作人员的主体身份第17-19页
  五、单位的主体身份第19页
 第二节 犯罪行为的认定第19-23页
  一、口有能力执行口的判断第19-22页
  二、口拒不执行口的理解第22-23页
 第三节 犯罪情节的认定第23-26页
  一、司法解释与立法解释关于犯罪情节的规定第23-24页
  二、口情节严重口的司法认定第24-26页
 第四节 本罪与近似罪名的界限第26-29页
  一、本罪与妨害公务罪的界限第26-27页
  二、本罪与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罪的界限第27页
  三、本罪与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的界限第27-29页
第三章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立法缺陷与完善第29-38页
 第一节 犯罪对象的缺陷与完善第29-31页
  一、现行立法的缺陷第29-30页
  二、犯罪对象的修正与完善第30-31页
 第二节 犯罪主体的缺陷与完善第31-33页
  一、单位未入罪的缺陷第32-33页
  二、增设单位为犯罪主体第33页
 第三节 罪状表述的缺陷与完善第33-35页
  一、罪状表述的缺陷第33-34页
  二、罪状完善的构想第34-35页
 第四节 法定刑的缺陷与完善第35-38页
  一、法定刑的缺陷第35-36页
  二、法定刑完善的构想第36-38页
结语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2页
后记第42-4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单位贿赂犯罪研究
下一篇: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