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4页 |
1-1 引言 | 第7页 |
1-2 研究无位置传感器SRD的意义以及当前研究现状 | 第7-13页 |
1-2-1 研究无位置传感器SRD的意义 | 第7-8页 |
1-2-2 当前研究现状 | 第8-13页 |
1-3 本论文工作概述 | 第13-14页 |
1-3-1 基于DSP的电机无位置检测技术 | 第13页 |
1-3-2 仿真研究 | 第13-14页 |
第二章 SRD系统概述 | 第14-17页 |
2-1 SRD系统的结构和特点 | 第14-15页 |
2-2 SRD系统的应用 | 第15-16页 |
2-3 小结 | 第16-17页 |
第三章 SR电机的数学模型 | 第17-28页 |
3-1 SR电机的基本结构和运行原理 | 第17-19页 |
3-2 SR电机的线性数学模型 | 第19-23页 |
3-2-1 SR电机简化线性电感模型 | 第19-21页 |
3-2-2 理性线性模型的SR电机绕组磁链波形 | 第21-22页 |
3-2-3 基于线性模型的SR电机绕组电流分析 | 第22-23页 |
3-3 基于非线性电感特性的SR电机的数学模型 | 第23-27页 |
3-3-1 绕组非线性电感特性研究 | 第23-24页 |
3-3-2 SR电机的非线性数学模型 | 第24-27页 |
3-4 小结 | 第27-28页 |
第四章 无位置传感器转子位置检测方法研究 | 第28-41页 |
4-1 有位置传感器SRD的转子位置检测原理 | 第28-30页 |
4-1-1 位置传感器控制原理 | 第28页 |
4-1-2 光电式位置传感器 | 第28-30页 |
4-2 基于模糊推理规则的转子位置估算方法 | 第30-35页 |
4-2-1 转子位置角模糊推理估算方法 | 第31-33页 |
4-2-2 估算中的噪声和误差分析 | 第33-34页 |
4-2-3 模糊模型的鲁棒性 | 第34-35页 |
4-3 提高估算精度的方法研究 | 第35-40页 |
4-3-1 模糊估测中的超前滤波 | 第35-36页 |
4-3-2 磁链和角度的预测 | 第36-37页 |
4-3-3 利用启发规则对预测值和估计值的衡量 | 第37-39页 |
4-3-4 最佳相选择 | 第39-40页 |
4-3-5 转子位置检测精度分析 | 第40页 |
4-4 小结 | 第40-41页 |
第五章 主电路拓扑结构及控制策略 | 第41-44页 |
5-1 主电路拓扑结构 | 第41-42页 |
5-2 SR电机的运行特性 | 第42-43页 |
5-3 模糊控制策略 | 第43页 |
5-4 小结 | 第43-44页 |
第六章 无位置传感器SRD系统的仿真研究 | 第44-57页 |
6-1 SRD系统仿真工具分析 | 第44-45页 |
6-2 SR电机仿真模型建立 | 第45-48页 |
6-3 SRD系统仿真研究 | 第48-52页 |
6-3-1 SRD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48-52页 |
6-4 转子位置角度模糊推理规则仿真 | 第52-56页 |
6-5 小结 | 第56-57页 |
第七章 界面设计 | 第57-59页 |
7-1 主界面 | 第57-59页 |
第八章 结论 | 第59-61页 |
8-1 论文总结和创新点 | 第59-60页 |
8-1-1 硕士期间的工作总结 | 第59页 |
8-1-2 论文期间的创造性研究工作 | 第59-60页 |
8-2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