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第1章 绪论第1-13页
   ·问题的提出第8-9页
   ·相关理论及研究现状第9-10页
   ·论文逻辑结构第10页
   ·论文的创新点和研究方法第10-13页
第2章 农民增收:内涵、意义、现状和出路第13-26页
   ·农民增收及其意义第13-15页
     ·农民、农民增收概念的界定第13-14页
     ·农民增收的意义第14-15页
   ·农民收入的现状及经济学分析第15-20页
     ·农民收入状况第15-19页
     ·农民收入状况的经济学分析第19-20页
   ·农民增收难的因素分析第20-23页
     ·影响农民增收的结构因素——以江苏省为例第21页
     ·影响农民增收的国际市场因素第21-22页
     ·影响农民增收的其他国内因素第22-23页
   ·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根本出路:农业产业化第23-26页
第3章 农业产业化理论分析第26-39页
   ·农业产业化分析第26-31页
     ·农业产业化的涵义、意义第26-30页
     ·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现代化比较第30-31页
   ·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分析第31-35页
     ·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第32-34页
     ·农业产业化利益机制第34-35页
   ·我国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机遇与挑战第35-37页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机遇第35-36页
     ·农业产业化经营面临的挑战第36-37页
   ·本章结论第37-39页
第4章 以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为核心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第39-55页
   ·走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产业化经营第39-42页
     ·继承与发展——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与农业产业化的关系第39-40页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农民增收的制度保障第40-42页
   ·食品工业——农业产业化与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第42-45页
     ·食品工业的产业关联度最强、效益最高第43页
     ·食品工业能够带动农产品进入更大的市场空间,增加农民收入第43-44页
     ·食品工业能最大限度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第44页
     ·食品工业适于农业一体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第44-45页
     ·食品工业有利于转移剩余劳动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第45页
   ·加工流通企业——农民增收的发动机和“龙头”第45-49页
     ·加工流通龙头企业对农村经济竞争力具有提升作用第46-47页
     ·组建加工流通龙头企业的原则第47-48页
     ·例证第48-49页
   ·种养业——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第49-53页
     ·产业化经营种养业的特点第49-51页
     ·围绕农民增收选择种养业的经营模式第51-52页
     ·例证第52-53页
   ·本章结论第53-55页
第5章 农业产业化与农民增收案例剖析及政策建议第55-61页
   ·案例剖析第55-58页
   ·政策建议第58-61页
结论第61-63页
注释第63-66页
参考文献第66-71页
致谢第71-7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73-74页
声明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MATLAB的无位置传感器开关磁阻电机系统的仿真研究
下一篇:缓存技术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