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元件、部件论文--发送器(变换器)、传感器论文

基于光谱吸收光纤甲烷气体传感系统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8页
英文摘要第8-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25页
 1.1 引言第10-11页
 1.2 气体检测技术的发展概况第11-15页
  1.2.1 气相色谱法第12-13页
  1.2.2 光谱法第13-15页
 1.3 气体传感技术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第15-16页
 1.4 光纤气体传感器第16-23页
  1.4.1 光纤气体传感器的分类第18-21页
  1.4.2 吸收式光纤气体传感器的研究现状第21-23页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3-24页
 1.6 课题来源及主要内容第24-25页
第2章 吸收型光纤气体传感机理及特性分析第25-45页
 2.1 引言第25页
 2.2 气体分子光谱理论第25-32页
  2.2.1 气体分子的振转能级结构理论第26-28页
  2.2.2 气体分子的吸收线型和线宽第28-30页
  2.2.3 气体分子吸收谱线的强度分布第30-32页
 2.3 光纤气体传感用光源第32-35页
  2.3.1 发光二极管LED第32-33页
  2.3.2 半导体激光器第33-35页
 2.4 光探测器件第35-38页
  2.4.1 关于PN和PIN光探测器的工作原理第35页
  2.4.2 光探测器的特性参数第35-37页
  2.4.3 光探测器等效电路第37-38页
 2.5 光纤的传输特性第38-39页
  2.5.1 光纤的损耗特性第38页
  2.5.2 光纤的色散特性第38-39页
 2.6 光纤与传感器件的耦合第39-40页
  2.6.1 光纤与光源和探测器的耦合第39-40页
  2.6.2 光纤与气室的耦合第40页
 2.7 光电信号变换与检测技术第40-44页
  2.7.1 光电信号的相关检测第41-43页
  2.7.2 光电信号的锁相放大电路第43-44页
 2.8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3章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及其建模第45-63页
 3.1 引言第45页
 3.2 差分吸收检测第45-50页
  3.2.1 差分吸收检测原理第45-47页
  3.2.2 窄带光源的差分吸收检测第47-48页
  3.2.3 宽带光源LED差分吸收检测第48-50页
 3.3 光源频率调制和谐波检测第50-62页
  3.3.1 窄带光源谐波检测及系统设计第51-56页
  3.3.2 宽带光源谐波检测及系统设计第56-60页
  3.3.3 谐波检测分析第60-62页
 3.4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4章 基于LED的甲烷气体检测系统设计第63-84页
 4.1 引言第63页
 4.2 甲烷气体吸收谱线及光源的确定第63-64页
 4.3 系统设计第64-67页
  4.3.1 光源驱动系统的设计第64-66页
  4.3.2 光纤链路与气室设计第66-67页
 4.4 气体吸收的微弱信号检测电路设计第67-78页
  4.4.1 前置放大电路设计第67-71页
  4.4.2 前置放大器的噪声分析第71-72页
  4.4.3 滤波电路设计第72-75页
  4.4.4 锁相放大电路第75-78页
 4.5 滤光片切换系统第78-79页
 4.6 单片机数据处理系统第79-83页
  4.6.1 硬件电路设计第80-81页
  4.6.2 软件设计第81-83页
 4.7 本章小结第83-84页
第5章 光纤甲烷气体检测系统的总体实验第84-95页
 5.1 引言第84页
 5.2 关于LED光源光谱特性测试第84-85页
 5.3 关于LED光纤链路损耗及交叉灵敏度实验第85-86页
 5.4 光源驱动和锁相放大电路调试实验第86-87页
 5.5 甲烷气体吸收实验第87-88页
 5.6 整体系统标定实验第88-91页
  5.6.1 示值比对实验第89页
  5.6.2 交叉灵敏度实验第89-90页
  5.6.3 重复性实验第90-91页
  5.6.4 稳定度测定实验第91页
 5.7 系统的灵敏度分析第91-94页
  5.7.1 光电检测引起的噪声第91-92页
  5.7.2 电流-电压转换器的输出信噪比第92-93页
  5.7.3 锁相放大器对信噪比的改善第93-94页
 5.8 本章小结第94-95页
结论第95-97页
参考文献第97-10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第104-105页
致谢第105-106页
个人简历第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GPS的输电线路参数在线测量的研究
下一篇: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