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章 绪论 | 第1-23页 |
| ·引言 | 第8页 |
| ·国内外微气泡减阻理论研究概述 | 第8-15页 |
| ·微气泡、气膜和气幕减阻的概念 | 第8-9页 |
| ·国内外微气泡减阻理论研究状况 | 第9-15页 |
| ·国内外微气泡减阻试验研究概述 | 第15-21页 |
|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1-22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成果 | 第22-23页 |
| 第2章 微气泡减阻理论研究 | 第23-35页 |
| ·引言 | 第23页 |
| ·微气泡的产生机理 | 第23-25页 |
| ·喷射系数与微气泡直径的关系 | 第25-27页 |
| ·微气泡与水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 第27-32页 |
| ·微气泡的运输 | 第32页 |
| ·微气泡浓度的计算 | 第32-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3章 微气泡减阻试验方案设计及可行性研究 | 第35-51页 |
| ·引言 | 第35页 |
| ·船模试验介绍 | 第35-38页 |
| ·试验及装置的设计 | 第38-50页 |
| ·微气泡减阻试验设计需考虑的几个方面 | 第38-39页 |
| ·微气泡减阻试验小比尺船模及试验装置的设计 | 第39-47页 |
| ·微气泡减阻试验大比尺船模的设计 | 第47-48页 |
| ·小比尺船模的可行性研究 | 第48-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第4章 减阻试验结果分析与结论 | 第51-73页 |
| ·引言 | 第51-52页 |
| ·小比尺船模的试验结果分析 | 第52-60页 |
| ·试验方案 | 第52-53页 |
| ·第一种模型中有无压浪板条件下减阻效果比较及分析 | 第53-54页 |
| ·第一种模型(有压浪板)中来流速度对减阻效果的影响 | 第54-55页 |
| ·第一种模型(有压浪板)中喷气量对减阻效果的影响 | 第55-56页 |
| ·第一种模型(有压浪板)中吃水深度对减阻效果的影响 | 第56-57页 |
| ·第二种模型(有压浪板)试验结果比较分析 | 第57-58页 |
| ·第三种模型(有压浪板)试验结果比较分析 | 第58-59页 |
| ·加设挡板喷气的试验结果比较 | 第59-60页 |
| ·大比尺船模的试验结果分析 | 第60-72页 |
| ·试验方案 | 第61页 |
| ·大比尺船模试验可行性研究 | 第61-63页 |
| ·喷气量(首部喷气)对减阻率的影响分析 | 第63-64页 |
| ·喷气量(首、中部喷气5-5开)对减阻率的影响分析 | 第64-66页 |
| ·喷气量(首、中部喷气7-3开)对减阻率的影响分析 | 第66-67页 |
| ·速度(首部喷气)对减阻率的影响分析 | 第67-68页 |
| ·速度(首、中部喷气5-5开)对减阻率的影响分析 | 第68-70页 |
| ·速度(首、中部喷气7-3开)对减阻率的影响分析 | 第70页 |
| ·吃水对减阻率的影响分析 | 第70-71页 |
| ·纵倾角的影响 | 第71-72页 |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6页 |
| ·理论与试验研究结论 | 第73-74页 |
| ·微气泡减阻研究展望 | 第74-76页 |
| 致谢 | 第76-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 攻读项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1页 |
| 攻读项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