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企业对CRO的选择及管理研究
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8页 |
·立题背景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论文结构与内容 | 第16-17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2章 CRO概述 | 第18-25页 |
·CRO的定义 | 第18页 |
·CRO的产生背景 | 第18-19页 |
·CRO的分类 | 第19页 |
·CRO对于新药研发的作用 | 第19-21页 |
·缩短新药研发周期 | 第19-20页 |
·节省新药研发成本 | 第20页 |
·分担新药研发风险 | 第20-21页 |
·国内外CRO的发展概况 | 第21-24页 |
·国外CRO的发展概况 | 第21-23页 |
·国内CRO的发展概况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制药企业选择CRO的原因分析 | 第25-30页 |
·理论分析 | 第25-27页 |
·交易费用理论 | 第25-26页 |
·基于资源理论 | 第26页 |
·核心能力理论 | 第26-27页 |
·客观原因 | 第27-29页 |
·产业分工的更加专业化 | 第27页 |
·研发成本的不断上升 | 第27-28页 |
·新药专利期的相对缩短 | 第28页 |
·研发风险的不断增加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4章 制药企业选择CRO的指标和方法 | 第30-43页 |
·选择指标 | 第30-33页 |
·CRO的技术能力 | 第31页 |
·CRO的可控度 | 第31-32页 |
·CRO的人力资源 | 第32-33页 |
·CRO的服务价格 | 第33页 |
·选择方法及步骤 | 第33-39页 |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 第34-35页 |
·构造各层次中的两两判断矩阵 | 第35-36页 |
·方根法计算权重 | 第36-39页 |
·一致性检验 | 第39页 |
·选择结果 | 第39-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5章 制药企业对所选CRO的管理 | 第43-47页 |
·风险分析 | 第43-44页 |
·对CRO的依赖 | 第43页 |
·缺乏共同的远景和目标 | 第43页 |
·失去对CRO的控制 | 第43-44页 |
·关键技巧的失去 | 第44页 |
·合同不完全的风险 | 第44页 |
·对CRO的管理 | 第44-46页 |
·确立共享观念 | 第44-45页 |
·有效的业绩评价 | 第45页 |
·适时监督并解决争端 | 第45页 |
·确保积极的交流与沟通 | 第45-46页 |
·制定明确的应急方案及退出战略 | 第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7-49页 |
·论文主要结论 | 第47页 |
·未来研究展望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附录 | 第52-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目录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