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引言 | 第9-10页 |
·USB系统简介 | 第10-12页 |
·USB发展历史及未来 | 第10-11页 |
·USB特性 | 第11页 |
·USB和IEEE 1394特性的比较 | 第11-12页 |
·ASIC、SoC及IP复用技术概述 | 第12-14页 |
·ASIC和SoC简介 | 第12-13页 |
·IP复用现状概述 | 第13-14页 |
·IP复用的分类 | 第14页 |
·IP复用存在的问题 | 第14页 |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16页 |
第二章 USB协议和片上互连总线 | 第16-25页 |
·USB系统拓扑结构及其组成 | 第16-18页 |
·主机(Host) | 第17页 |
·设备(Device) | 第17页 |
·集线器(Hub) | 第17-18页 |
·USB OTG | 第18页 |
·USB协议分析 | 第18-21页 |
·设备端点 | 第18页 |
·管道 | 第18页 |
·帧和微型帧 | 第18-19页 |
·字节/位的顺序 | 第19页 |
·SYNC场 | 第19页 |
·USB传输类型及其事务处理 | 第19-20页 |
·循环冗余校验 | 第20页 |
·数据触发同步和重试 | 第20-21页 |
·错误检测和恢复 | 第21页 |
·USB物理接口 | 第21-22页 |
·UTMI接口 | 第22页 |
·ULPI接口 | 第22页 |
·IP可重用技术 | 第22-23页 |
·IP可重用技术 | 第22-23页 |
·片上互连策略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多功能USB IP核系统架构设计 | 第25-36页 |
·多功能IP核功能描述 | 第25页 |
·多功能IP核系统框图 | 第25-27页 |
·多功能IP核的模块划分 | 第27-36页 |
·UTMI和ULPI接口模块 | 第27-28页 |
·UTMI接口模块 | 第27-28页 |
·SIE协议引擎模块 | 第28页 |
·协议控制器模块 | 第28-33页 |
·主机控制器模块 | 第28-30页 |
·设备控制器模块 | 第30-31页 |
·集线器控制器模块 | 第31-32页 |
·OTG控制器模块 | 第32-33页 |
·寄存器和FIFO模块 | 第33-34页 |
·寄存器模块 | 第33页 |
·FIFO模块 | 第33-34页 |
·内部DMA模块 | 第34-35页 |
·Wishbone主/从控制器模块 | 第35-36页 |
第四章 多功能USB IP核各功能模块的设计实现 | 第36-63页 |
·多功能和可定制的实现 | 第36-37页 |
·UTMI功能模块的实现 | 第37-39页 |
·UTMI主要接口信号 | 第38-39页 |
·UTMI控制相关的信号 | 第38页 |
·UTMI数据相关的信号 | 第38-39页 |
·ULPI转换模块的实现 | 第39-41页 |
·ULPI主要接口信号 | 第39-41页 |
·SIE协议引擎功能模块的实现 | 第41-46页 |
·CRC子模块的实现 | 第44-46页 |
·协议控制器功能模块的实现 | 第46-54页 |
·主机控制器功能模块 | 第46-48页 |
·设备控制器功能模块 | 第48-53页 |
·集线器控制器功能模块 | 第53页 |
·OTG控制器功能模块 | 第53-54页 |
·寄存器和FIFO模块 | 第54-57页 |
·寄存器模块 | 第54-56页 |
·FIFO模块 | 第56-57页 |
·内部DMA模块 | 第57-59页 |
·Wishbone主/从控制器模块 | 第59-63页 |
·Wishbone规范规定的主要信号 | 第59-61页 |
·Wishbone控制器功能模块的参数化定制 | 第61-63页 |
第五章 系统综合和仿真验证 | 第63-69页 |
·仿真验证环境介绍 | 第63-64页 |
·仿真结果 | 第64-67页 |
·综合过程及综合结果 | 第67-69页 |
·综合结果 | 第67-69页 |
结论和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在学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4-75页 |
附件一: 综合脚本 | 第75-79页 |
附件二: Testbench验证过程中主机测试模块记录信息 | 第79-83页 |
附件三: Testbench 验证过程中设备测试模块记录信息 | 第83-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