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论文--经济数学方法论文

土地资源对中国经济的“增长阻尼”研究

致谢第1-7页
中文摘要第7-9页
英文摘要第9-18页
1 绪论第18-27页
   ·研究动机与目的第18-20页
     ·研究动机第18-19页
     ·研究目的第19-20页
   ·研究方法第20-22页
     ·改进的二级CES生产函数第20-21页
     ·计量经济学方法第21-22页
     ·空间关联分析第22页
   ·技术路线与主要内容第22-25页
     ·技术路线第22-24页
     ·主要内容第24-25页
   ·几个重要概念第25-27页
     ·土地资源第25-26页
     ·经济增长第26页
     ·增长阻尼第26-27页
2 文献综述第27-45页
   ·经济增长理论中土地资源观的演变第27-34页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土地资源观第27-29页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土地资源观第29-32页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土地资源观第32-34页
     ·土地资源观演变的总结第34页
   ·“增长阻尼”模型的应用研究进展第34-42页
     ·“Growth Drag”概念研究第34-37页
     ·“增长阻尼”模型研究进展第37-42页
   ·文献评价及研究切入点第42-45页
     ·生产函数模型选择第42-43页
     ·“增长阻尼”的假设修正第43页
     ·土地资源总量界定第43-45页
3 理论模型构建第45-71页
   ·模型构建第45-60页
     ·生产函数理论与模型第45-58页
     ·改进的二级CES生产函数模型构建第58-60页
   ·参数估计方法第60-64页
     ·CES生产函数的参数估计方法第60-61页
     ·(K/T)/L型生产函数的参数估计方法第61-62页
     ·(K/L)/T型生产函数的参数估计方法第62-63页
     ·(T/L)/K型生产函数的参数估计方法第63-64页
   ·“增长阻尼”测算方法第64-70页
     ·情景假设1: 土地资源总量固定第64-66页
     ·情景假设2: 土地资源紧缺状况更加严峻第66-68页
     ·情景假设3: 土地资源紧缺状况有所缓解第68-70页
   ·本章小结第70-71页
4 研究范围与数据整理第71-85页
   ·研究范围第71页
     ·时间范围第71页
     ·空间范围第71页
   ·数据整理第71-84页
     ·产出变量第72-74页
     ·土地资源变量第74-78页
     ·资本变量第78-81页
     ·劳动变量第81-83页
     ·变量交互作用项第83-84页
   ·本章小结第84-85页
5 全国层面土地资源“增长阻尼”的实证分析第85-112页
   ·数据的平稳性与协整检验第85-90页
     ·数据的平稳性检验第85-88页
     ·数据的协整检验第88-90页
   ·参数估计及检验第90-107页
     ·普通最小二乘法第90-93页
     ·多重共线性问题第93-97页
     ·岭回归分析第97-107页
   ·全国“增长阻尼”测算及分析第107-110页
     ·“增长阻尼”测算第108-109页
     ·测算结果分析第109-110页
   ·本章小结第110-112页
6 省级“增长阻尼”测算及空间关联分析第112-123页
   ·省级“增长阻尼”测算第112-113页
   ·空间关联分析方法第113-115页
     ·空间权重矩阵第113-114页
     ·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 Moran’s I第114页
     ·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数: Moran’s I_i第114-115页
   ·省级“增长阻尼”空间关联的实证分析第115-122页
     ·全局空间关联第116-118页
     ·局部空间关联第118-122页
   ·本章小结第122-123页
7 路径选择分析第123-127页
   ·开源第123-124页
   ·节流第124-126页
   ·重点省份调控第126-127页
8 研究总结与展望第127-130页
   ·研究总结第127-128页
   ·研究展望第128-130页
参考文献第130-149页
附录第149-156页
作者简历第156-157页
发表论文第157-158页
参与科研项目第158-159页

论文共1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土地供应模式和供应量影响房价的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
下一篇:语块在大学英语四级议论文写作中的实证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