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知识共享与绩效关系的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10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1-13页 |
·研究选题意义 | 第13-14页 |
·论文结构安排与研究流程 | 第14-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6-56页 |
·现代服务业 | 第16-21页 |
·现代服务业的内涵 | 第16-18页 |
·现代服务业的研究动态 | 第18-21页 |
·现代服务业集群 | 第21-24页 |
·产业集群理论 | 第21-22页 |
·现代服务企业集群 | 第22-24页 |
·企业创新网络文献综述 | 第24-36页 |
·企业社会网络相关理论 | 第24-29页 |
·创新网络内涵 | 第29-30页 |
·创新网络特征 | 第30-33页 |
·创新网络研究现状 | 第33-36页 |
·知识共享 | 第36-43页 |
·知识及其分类 | 第36-37页 |
·知识共享 | 第37-40页 |
·创新网络与知识共享 | 第40-41页 |
·知识共享与组织绩效 | 第41-43页 |
·企业融资效率 | 第43-47页 |
·企业融资效率概念 | 第43-45页 |
·创新网络、融资效率及绩效关系 | 第45-47页 |
·企业网络能力文献综述 | 第47-53页 |
·企业网络能力概念 | 第47-51页 |
·网络能力研究现状 | 第51-53页 |
·以往研究小结及不足评价 | 第53-56页 |
3 研究设计 | 第56-68页 |
·研究目的与研究构思 | 第56-59页 |
·研究目的 | 第56页 |
·研究构思 | 第56-59页 |
·变量操作定义 | 第59-60页 |
·研究假设 | 第60-66页 |
·创新网络的维度划分 | 第60-61页 |
·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 | 第61-62页 |
·融资效率的中介作用 | 第62-63页 |
·知识共享与融资效率的相互关系 | 第63-64页 |
·关系能力的缓冲作用 | 第64-65页 |
·企业特征对创新网络的影响 | 第65-66页 |
·假设小结 | 第66页 |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66-68页 |
·研究方法 | 第66-67页 |
·创新之处 | 第67-68页 |
4 访谈研究 | 第68-74页 |
·访谈目标 | 第68页 |
·访谈设计与取样 | 第68-69页 |
·访谈结果 | 第69-71页 |
·创新网络特征总结 | 第69-70页 |
·企业组织之间知识传递总结 | 第70-71页 |
·企业借贷融资的困境 | 第71页 |
·访谈对研究构思的检验与修正 | 第71-74页 |
·对研究构思的检验 | 第71-72页 |
·构思模型的修正 | 第72-73页 |
·访谈结论对问卷量表的修订 | 第73-74页 |
5 问卷调查与数据收集 | 第74-80页 |
·问卷设计 | 第74-78页 |
·数据收集 | 第78-79页 |
·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79-80页 |
6 实证分析 | 第80-114页 |
·基本资料分析 | 第80-83页 |
·取样背景分析 | 第80-81页 |
·样本特征分析 | 第81-83页 |
·因素分析 | 第83-87页 |
·企业创新网络因素分析 | 第84-85页 |
·知识共享因素分析 | 第85页 |
·融资效率因素分析 | 第85-86页 |
·创业绩效因素分析 | 第86-87页 |
·相关分析 | 第87-90页 |
·回归分析 | 第90-97页 |
·企业创新网络特征与知识共享的回归分析 | 第90-92页 |
·创新网络特征与融资效率的回归分析 | 第92-94页 |
·知识共享与创业绩效的回归分析 | 第94-95页 |
·融资效率与企业绩效的回归分析 | 第95-96页 |
·知识共享、融资效率与创业绩效回归分析 | 第96-97页 |
·回归小结 | 第97页 |
·中介效用分析 | 第97-106页 |
·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分析 | 第98-101页 |
·融资效率中介作用分析 | 第101-106页 |
·中介作用分析小结 | 第106页 |
·缓冲作用分析 | 第106-107页 |
·结构方程建模分析 | 第107-109页 |
·方差分析 | 第109-114页 |
·行业对创新网络特征的差异分析 | 第110-111页 |
·创业阶段对创新网络特征的差异分析 | 第111-112页 |
·企业规模对创新网络特征的差异分析 | 第112-114页 |
7 研究讨论与结论 | 第114-126页 |
·研究讨论 | 第114-124页 |
·研究假设总结及构思模型修正 | 第114-116页 |
·研究结果讨论 | 第116-122页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122-123页 |
·研究的实践意义 | 第123-124页 |
·研究结论 | 第124-126页 |
参考文献 | 第126-136页 |
附录 | 第136-142页 |
附录A | 第136-137页 |
附录B | 第137-140页 |
附录C | 第140-142页 |
致谢 | 第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