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3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完成本论文的难点问题 | 第12页 |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第二章 高新技术与文化的互动 | 第13-31页 |
·文化的内涵 | 第13-22页 |
·什么是文化 | 第13-16页 |
·文化的要素和特征 | 第16-17页 |
·文化的属性 | 第17-19页 |
·文化的功能 | 第19-21页 |
·文化系统 | 第21-22页 |
·高新技术的内涵 | 第22-25页 |
·高新技术的概念 | 第22-24页 |
·高新技术的特点 | 第24-25页 |
·高新技术对文化的拉动 | 第25-28页 |
·高新技术带来知识经济 | 第25-26页 |
·高新技术使竞争成为主旋律 | 第26页 |
·高新技术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 | 第26-27页 |
·高新技术造就网络文化 | 第27-28页 |
·文化对高新技术的支撑 | 第28-31页 |
·创新文化孕育高新技术 | 第28页 |
·企业文化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第28-31页 |
第三章 高新技术长入欠发达地区的文化摩擦 | 第31-47页 |
·高新技术发展的不平衡性 | 第31-32页 |
·高新技术转移的梯度演进规律 | 第32-37页 |
·高新技术转移的机理 | 第32-34页 |
·欠发达地区承接高新技术的梯度理论和反梯度理论分析 | 第34-37页 |
·欠发达地区引进高新技术的重要性 | 第37-39页 |
·欠发达地区承接高新技术中的文化摩擦 | 第39-43页 |
·文化摩擦产生的原因 | 第39-41页 |
·欠发达地区制约高新技术长入的文化因素分析 | 第41-43页 |
·高新技术与欠发达地区文化摩擦的具体表现 | 第43-47页 |
·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自然环境相摩擦 | 第43-44页 |
·与欠发达地区传统的生活方式不适应 | 第44-45页 |
·与欠发达地区传统观念不相融 | 第45页 |
·与欠发达地区由于贫困所导致的文化教育水平不协调 | 第45-47页 |
第四章 欠发达地区构建高新技术长入的文化环境探讨 | 第47-68页 |
·欠发达地区以当实际相结合引进高新技术 | 第47-54页 |
·以当地资源为依托选择高新技术 | 第47-49页 |
·以创立新产业为目的选择高新技术 | 第49-50页 |
·用高新技术变革传统技术 | 第50-52页 |
·从发展农业本身选择高新技术 | 第52-53页 |
·引进环保型的高新技术 | 第53-54页 |
·提升欠发达地区的文化环境的途径 | 第54-61页 |
·提高欠发达地区人口的文化水平 | 第54-55页 |
·提高决策者的素质和知识结构 | 第55-57页 |
·加强监督措施,营造有利的法制环境 | 第57-58页 |
·构建多元化的投入体系,营造有利的经济环境 | 第58页 |
·打破传统观念,营造有利的社会环境 | 第58-60页 |
·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 第60-61页 |
·欠发达地区高新技术与文化演进的持续互动过程 | 第61-68页 |
·高新技术与欠发达地区文化互相吸收发展 | 第61-62页 |
·高新技术与欠发达地区文化相融合共同发展 | 第62-63页 |
·高新技术与欠发达地区文化互动和谐发展 | 第63-68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附录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