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引言 | 第9-10页 |
| 第一部分 集宁区中小学音乐教师钢琴即兴伴奏的发展简况 | 第10-13页 |
| 一、历史沿革 | 第10-12页 |
| 二、我区目前中小学音乐教师钢琴即兴伴奏的状况 | 第12-13页 |
| 第二部分 集宁区中小学音乐教师钢琴即兴伴奏调查状况 | 第13-19页 |
| 一、调查对象、方法与实施过程 | 第13-14页 |
|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原因 | 第14-17页 |
| 三、提出建议 | 第17-19页 |
| 第三部分 调查启示---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师钢琴即兴伴奏整体水平及实施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 第19-36页 |
| 一、钢琴即兴伴奏与伴奏者创造性思维的分析 | 第19-22页 |
| (一) 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是培养伴奏者创造性思维的前提 | 第19-20页 |
| (二) 对伴奏音型的合理设计是培养伴奏者创造性思维的关键 | 第20-21页 |
| (三) 与歌唱者的配合是培养伴奏者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手段 | 第21页 |
| (四) 由易到难是培养伴奏者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 | 第21-22页 |
| 二、掌握钢琴基本技巧和基本理论知识 | 第22-24页 |
| 三、掌握科学的和声理论体系和应用和声理论的技巧与方法 | 第24-26页 |
| 四、掌握丰富的伴奏音型 | 第26-27页 |
| 五、总结丰富的实践经验、培养良好的音乐修养和较好的心理素质 | 第27-28页 |
| 六、定期进行师资培训 | 第28-30页 |
| (一) 对音乐基础较差的教师进行钢琴即兴伴奏基本功培训的内容及方法 | 第29-30页 |
| (二) 对音乐基础较好的教师进行钢琴即兴伴奏基本功培训的内容及方法 | 第30页 |
| 七、高师即兴伴奏课程的改革 | 第30-36页 |
| (一) 实现专业教学相互渗透 | 第31-32页 |
| (二) 教材方面的改革 | 第32页 |
| (三) 改变教学形式的单一化 | 第32页 |
| (四) 加大实践锻炼的机会 | 第32-33页 |
| (五) “非教学因素”的融入 | 第33-34页 |
| (六) 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 | 第34-36页 |
| 结语 | 第36-38页 |
| 注释 | 第38-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
| 附录 | 第40-44页 |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