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的理论(法学)论文--法学史、法律思想史论文--中国论文

论严复的国民法律素质思想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一.严复国民法律素质思想提出的理论依据第8-13页
 (一) 人权理念第8-10页
 (二) 法治原则第10-13页
  1.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第10-11页
  2. 自由理念第11-12页
  3. 法律正义第12-13页
二.近代国民法律素质的基本结构第13-28页
 (一) 法律知识要素第14-16页
  1. 认知法律的目的性第14页
  2. 认知法律的基本价值取向第14-15页
  3. 认知基本的法律规范第15-16页
 (二) 法律意识第16-21页
  1. 认同民主之制第16-18页
  2. 拥有社会责任感第18-19页
  3. 权利义务意识第19-21页
 (三) 法律信仰第21-25页
  1. 主权在民第21-23页
  2. 立法为民第23-24页
  3. 法律至上第24-25页
 (四) 法律能力第25-28页
  1. 参政议政第26-27页
  2. 法律参与第27-28页
三.近代中国国民法律素质低下的反思第28-40页
 (一) 近代国民法律素质低下的表现第29-33页
  1. 无国家思想第29-30页
  2. 无群体意识第30-31页
  3. 无平等观念第31-33页
  4. 盲目服从第33页
 (二) 近代国民法律素质低下的成因分析第33-40页
  1. 封建意识第33-35页
   (1) 臣民意识第34页
   (2) 人身依附心理第34-35页
  2. 法律制度第35-39页
   (1) 法律刑法化第35-36页
   (2) 义务本位主义第36-38页
   (3) 治狱残酷第38-39页
  3. “无诉”的传统法律文化第39-40页
四.提高国民法律素质途径与方法第40-46页
 (一) 立宪:实现“臣民”到“国民”的转化第40-41页
 (二) 建立民主的诉讼制度第41-42页
 (三) 维护司法公正第42-43页
 (四) 废除封建特权第43-44页
 (五) 法律教育第44-46页
五.严复国民法律素质思想对当代公民法律素质教育的启示第46-50页
 (一) 公民法律素质与法治社会建设的内在联系第46-48页
  1. 公民法律素质是法治社会建设的基础第46-47页
  2. 法治社会建设目标对公民法律素质的导向作用第47-48页
 (二) 公民法律素质提升的渐进性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致谢第52-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法学教育中法律职业道德的培养
下一篇:秦汉军人犯罪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