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7-9页 |
·学困生的概念 | 第7页 |
·学困生带来的问题 | 第7页 |
·关注学困生的意义 | 第7-8页 |
·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 第8页 |
·关注学困生的方法 | 第8-9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9-20页 |
·国外对学困生的界定 | 第9-10页 |
·国内对学困生的界定 | 第10-11页 |
·学习困难的特点 | 第11-13页 |
·统觉失调 | 第12页 |
·注意缺陷 | 第12页 |
·知识结构零散无序 | 第12-13页 |
·学习加工类型表浅 | 第13页 |
·习得性无助 | 第13页 |
·学困生成因的分类 | 第13-14页 |
·智力型学困生 | 第13页 |
·非智力型学困生 | 第13-14页 |
·外因导致型学困生 | 第14页 |
·英语教学领域中关于学困生的成因论述 | 第14-20页 |
·Joan Rubin和Irene Thompson的论述 | 第14-16页 |
·H.D.Brown的论述 | 第16-18页 |
·Diane Larsen-Freeman和Michael H.Long的论述 | 第18页 |
·本文关于学困生成因的假设 | 第18-20页 |
第3章 研究方法与结果分析 | 第20-34页 |
·研究对象 | 第20-21页 |
·基本情况 | 第20页 |
·研究对象甲的学习困难表现 | 第20-21页 |
·研究对象乙的学习困难表现 | 第21页 |
·研究对象丙的学习困难表现 | 第21页 |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访谈 | 第21-22页 |
·量表测试 | 第22页 |
·研究结果和分析 | 第22-34页 |
·研究对象甲的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22-26页 |
·研究对象乙的研究结果和分析 | 第26-30页 |
·研究对象丙的研究结果和分析 | 第30-34页 |
第4章 造成英语学业不良的原因 | 第34-36页 |
·研究对象甲学业不良的原因 | 第34页 |
·研究对象乙学业不良的原因 | 第34页 |
·研究对象丙学业不良的原因 | 第34-35页 |
·三名研究对象的共同特点 | 第35-36页 |
第5章 学困生转化和预防的建议 | 第36-41页 |
·情感方面 | 第36-37页 |
·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 | 第36-37页 |
·加强师生间的沟通,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 第37页 |
·理性的对待考试,重视形成性评价 | 第37页 |
·认知方面 | 第37-38页 |
·注重学习策略的训练 | 第37-38页 |
·增强对学生学习风格的了解 | 第38页 |
·及早预防英语学业不良现象的建议 | 第38-41页 |
第6章 结束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参与出版的论著 | 第44-45页 |
附录1 访谈提纲 | 第45-46页 |
附录2 英语学习焦虑量表 | 第46-48页 |
附录3 学习感觉风格量表 | 第48-49页 |
附录4 模糊容忍量表 | 第49-50页 |
后记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