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幼儿师范女生心理健康、自尊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10页
引言第10-12页
1 文献综述第12-25页
   ·关于心理健康研究第12-19页
     ·关于心理健康的内涵第12-13页
     ·关于心理健康的评价标准第13-15页
     ·关于国外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概况第15-17页
     ·关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概况第17-19页
   ·关于自尊研究第19-21页
     ·关于自尊的内涵第19页
     ·关于几个与本研究相关的自尊研究成果第19-21页
   ·关于幼师生心理健康和自尊研究第21-23页
     ·幼儿师范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现状第21-22页
     ·幼儿师范学生自尊研究现状第22-23页
   ·本研究的创新点、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第23-25页
     ·研究创新点第23页
     ·研究目的第23-24页
     ·研究意义第24-25页
2 研究方法第25-27页
   ·心理测量法第25-26页
     ·研究对象第25页
     ·测量工具第25-26页
     ·施测第26页
     ·计分标准与统计方法第26页
   ·理论分析法第26-27页
3 研究结果与分析第27-43页
   ·幼儿师范女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第27-29页
   ·不同背景幼儿师范女生心理健康差异第29-35页
     ·不同年级幼师女生心理健康比较第29-30页
     ·不同生源地幼师女生心理健康比较第30-31页
     ·独生与非独生幼师女生心理健康比较第31-32页
     ·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幼师女生心理健康比较第32-33页
     ·不同背景幼师女生心理问题检出率比较第33-35页
   ·幼儿师范女生自尊总体状况第35-36页
   ·不同背景幼儿师范女生自尊差异第36页
   ·幼儿师范女生心理健康与自尊关系第36-37页
     ·幼儿师范女生心理健康与自尊相关性第36-37页
     ·高自尊与低自尊幼师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第37页
   ·幼儿师范女生常见心理问题讨论分析第37-43页
     ·学习类问题第38-39页
     ·人际关系类问题第39-40页
     ·情感类问题第40页
     ·人格问题第40-41页
     ·性心理问题第41页
     ·就业心理问题第41-43页
4 幼儿师范女生心理健康、自尊水平的影响因素第43-52页
   ·幼儿师范女生自身素质因素第43-45页
     ·遗传因素的影响第43页
     ·青春期巨大生理变化和自身性别特点给心理发展带来的影响第43-44页
     ·自我认知误区的影响第44-45页
     ·入学时生源的整体素质面貌的影响第45页
   ·家庭环境影响第45-47页
     ·家庭经济条件的影响第45-46页
     ·家庭结构的影响第46页
     ·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第46-47页
   ·社会环境的影响第47-48页
     ·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压力的影响第47页
     ·不良社会风气和国民心态带来的影响第47页
     ·传统女性观念的影响第47页
     ·幼儿教师较低的经济、社会地位带来的影响第47-48页
     ·网络等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第48页
   ·学校教育的影响第48-52页
     ·幼儿师范过重的课业负担的影响第48-49页
     ·幼儿师范过于严格的学生管理方式的影响第49页
     ·幼儿师范略显紧张的师生关系的影响第49页
     ·幼儿师范过于单调的业余生活的影响第49-50页
     ·幼儿师范过于单一的学生性别构成对自尊水平的影响第50页
     ·幼儿师范就业指导教育缺失的影响第50页
     ·幼儿师范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与流于形式的影响第50-51页
     ·幼儿师范针对女性性别特点的自信自尊自爱自强教育不足的影响第51页
     ·幼儿师范家校合作教育缺失的影响第51-52页
5 关于提高幼儿师范女生心理健康、自尊水平的对策第52-68页
   ·呼吁探索,优化幼儿师范学校办学的社会环境第52-56页
     ·积极营建重视幼儿教育、尊重幼儿教师的社会氛围第52-54页
     ·加大对幼儿师范学校办学的政策倾斜力度,吸引更多优秀生源报考幼师第54-56页
   ·不断改革,打造高品位幼儿师范学校教育环境第56-66页
     ·推动幼儿师范课程改革,降低幼儿师范生过重课业负担第56-58页
     ·全面规范地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大面积提高幼师生心理健康水平第58-66页
     ·以人为本,促进幼儿师范学校学生管理制度的改革第66页
   ·家校合作,营建优良的家庭教育环境第66-68页
     ·成立家长委员会,举办家长学校第66-67页
     ·建立家校联系制度第67页
     ·让家长参与学校活动第67页
     ·家长参与评议学校活动第67页
     ·开辟家校联系热线电话,为家校合作构建通讯平台第67页
     ·开设网上家长学校第67页
     ·举办优秀家长评比第67页
     ·关注特殊家庭背景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2页
附录第72-79页
后记第79-8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村初中生安全感、自尊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下一篇:《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