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水体石油类污染现场检测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引言 | 第11-17页 |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1-12页 |
·油污染检测技术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2-14页 |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论文主要工作及主要成果 | 第15-17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5页 |
·论文的主要成果 | 第15-16页 |
·论文的组成 | 第16-17页 |
2 系统测量的基本理论及实现方法 | 第17-26页 |
·系统测量的方法原理 | 第17页 |
·系统的测量模型 | 第17-18页 |
·系统模型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措施 | 第18-22页 |
·非单色光引起的偏离 | 第18-19页 |
·光学特性的偏离 | 第19-21页 |
·吸光粒子的偏离 | 第21页 |
·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第21-22页 |
·系统测量的总体方案 | 第22-26页 |
·总体构成方案 | 第22-24页 |
·系统工作流程 | 第24-26页 |
3 系统测量的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 | 第26-34页 |
·RBFNN 简介 | 第26-27页 |
·RBFNN 学习算法 | 第27-30页 |
·确定径向基函数及其参数 | 第27-28页 |
·权值的学习 | 第28-30页 |
·RBFNN 的计算 | 第30页 |
·测量系统的RBFNN 模型建立 | 第30-31页 |
·RBFNN 模型的具体实现 | 第31-34页 |
·RBFNN 学习 | 第31-33页 |
·目标系统的RBFNN 计算 | 第33-34页 |
4 测量系统的硬件设计与实现 | 第34-62页 |
·光学系统设计 | 第34-38页 |
·光源系统 | 第34-37页 |
·气体滤波相关轮 | 第37页 |
·窄带红外滤光片 | 第37-38页 |
·检测系统的设计 | 第38-46页 |
·红外传感器 | 第38-41页 |
·前置放大电路设计 | 第41-42页 |
·带通滤波电路设计 | 第42-44页 |
·相敏检测电路设计 | 第44-46页 |
·控制系统的设计 | 第46-56页 |
·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 第46-47页 |
·A/D 转换电路设计 | 第47-50页 |
·实时时钟电路设计 | 第50-53页 |
·看门狗、存储器电路设计 | 第53-56页 |
·接口电路设计 | 第56-60页 |
·人机接口电路设计 | 第56-58页 |
·串行通信接口电路设计 | 第58-60页 |
·电源系统的设计 | 第60-62页 |
5 测量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 第62-77页 |
·软件系统开发平台及开发原则 | 第62-66页 |
·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RTOS)简介 | 第62-63页 |
·软件系统开发平台 | 第63-66页 |
·RTX51Tiny 编程原则 | 第66页 |
·嵌入式系统的软件开发流程 | 第66-67页 |
·需求分析 | 第67页 |
·总体设计 | 第67-70页 |
·软件模型建立 | 第67-69页 |
·功能模块划分 | 第69-70页 |
·系统任务划分 | 第70页 |
·详细设计 | 第70-74页 |
·任务分配 | 第70-71页 |
·任务调度 | 第71-73页 |
·关键模块设计 | 第73-74页 |
·软件编码 | 第74-77页 |
·任务编码约定 | 第74-75页 |
·关键功能的编码实现 | 第75-77页 |
6 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 | 第77-80页 |
·RBFNN 模型测试与结果分析 | 第77-78页 |
·系统的硬件测试与结果分析 | 第78页 |
·系统的室内模拟试验与结果分析 | 第78-80页 |
7 结论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9页 |
发表论文 | 第89-90页 |
作者简介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