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党性原则在《讲话》中的接受和变异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7-10页 |
·研究现状概述 | 第7-8页 |
·研究范畴界定 | 第8-10页 |
第2章 列宁文学党性原则的提出 | 第10-18页 |
·列宁文学党性原则的历史语境 | 第10-13页 |
·列宁文学党性原则的主要内容 | 第13-18页 |
第3章 《讲话》对列宁文学党性原则的接受 | 第18-25页 |
·接受文学党性原则“起始的环境” | 第18-22页 |
·俄国和苏联对列宁著作的整理和出版 | 第19-20页 |
·两国相似的文化背景 | 第20-21页 |
·毛泽东个人对俄国的向往 | 第21-22页 |
·《讲话》强调了列宁的文学党性原则 | 第22-25页 |
·文学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一部分 | 第23页 |
·文学要为人民服务 | 第23-25页 |
第4章 《讲话》对文学党性原则的中国化改造 | 第25-39页 |
·《讲话》中的文学党性原则 | 第25-29页 |
·《讲话》强调了对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 | 第25-27页 |
·《讲话》强调文艺必须首先为工农兵服务 | 第27-28页 |
·《讲话》强调了如何为工农兵服务的问题 | 第28-29页 |
·文学党性原则中国化的现实性和可能性 | 第29-39页 |
·《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的翻译与误读 | 第30-34页 |
·文学党性原则中国化的现实准备 | 第34-36页 |
·毛泽东与列宁不一样的成长环境 | 第36-39页 |
第5章 《讲话》与1940年代的解放区文学 | 第39-47页 |
·群众的创作 | 第39-43页 |
·专业文艺工作者的创作 | 第43-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