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概况论文

美国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政策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1页
导论第11-27页
 一、选题缘由第11-15页
  (一) 大力推动高新技术转移是国家创新的关键、大学的重要使命第11-12页
  (二) 目前我国高校技术转移巫待政策引导第12-14页
  (三) 美国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政策可为我国提供借鉴第14-15页
 二、文献综述第15-21页
  (一) 国外研究现状第15-18页
  (二) 国内研究现状第18-20页
  (三) 国内外已有文献的成效与不足第20-21页
 三、核心概念、研究思路与方法第21-24页
  (一) 核心概念界定第21-23页
  (二) 研究思路第23页
  (三) 研究方法第23-24页
 四、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4-27页
  (一) 三重螺旋理论第24页
  (二) 利益集团理论第24-25页
  (三) 政策网络理论第25-27页
第一章 美国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政策的历史发展第27-41页
 一、萌芽期(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第27-28页
 二、探索期(20世纪初-20世纪70年代)第28-33页
  (一) 部分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政策的探索第28-31页
  (二) 联邦政府对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政策的探索第31-33页
 三、成熟期(20世纪80年代-)第33-38页
  (一) 以《贝多法案》为核心的联邦技术转移政策出台第33-36页
  (二) 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政策不断完善第36-38页
 四、影响美国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政策的发展主要因素第38-41页
第二章 美国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政策的内容第41-69页
 一、美国研究型大学与技术转移相关的科研资助体制与政策第41-48页
  (一) 科研资助体系第41-44页
  (二) 科研资助政策第44-48页
 二、美国研究型大学与技术转移相关的科研成果所有权政策第48-54页
  (一) 联邦政府资助的科研成果所有权政策第49-51页
  (二) 州政府资助的科研成果所有权政策第51-52页
  (三) 产业及其它资助的科研成果所有权政策第52-54页
 三、美国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程序与项目开发政策第54-63页
  (一) 研究型大学技术专利与许可程序政策第54-56页
  (二) 研究型大学与产业合作项目开发政策第56-62页
  (三) 其它技术转移项目政策第62-63页
 四、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利益冲突协调政策第63-69页
  (一) 时间和职务冲突协调政策第64页
  (二) 财政利益冲突协调政策第64-65页
  (三) 目标或使命冲突协调政策第65-66页
  (四) 资源利用和科研成果所有权冲突协调政策第66-69页
第三章 美国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第69-101页
 一、美国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政策的制定第69-77页
  (一) 美国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政策制定的背景第69-71页
  (二) “贝多议案”的提出第71-73页
  (三) 《贝多法案》的出台第73-75页
  (四) 影响美国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政策制定的主要因素第75-77页
 二、美国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政策的实施第77-95页
  (一) 美国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政策的实施纲要第77-79页
  (二) 美国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政策的实施机构与实施策略第79-95页
 三、美国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政策制定与实施中的角色分析第95-101页
  (一) 美国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政策创议网络中的行为者角色第95-96页
  (二) 美国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政策决策网络中的行为者角色第96-97页
  (三) 美国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政策实施网络中的行为者角色第97-101页
第四章 美国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政策的影响第101-151页
 一、促进了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第101-115页
  (一) 改变了美国研究型大学、产业、政府之间的关系第101-105页
  (二) 促进了研究型大学科学知识生产及学术使命的变革第105-114页
  (三) 给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带来了新问题第114-115页
 二、完善和拓展了美国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程序和途径第115-136页
  (一) 研究型大学技术专利与许可程序制度化第115-117页
  (二) 大学与产业研发合作项目不断完善和快速发展第117-132页
  (三) 美国研究型大学国家实验室技术转移及其发展第132-136页
 三、加快了美国研究型大学科研成果转化第136-141页
  (一) 美国研究型大学研发成果披露和专利数量不断增加第136-137页
  (二) 技术许可数量和收入明显增加第137-141页
 四、促进了美国产业技术创新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第141-145页
  (一) 促进了产业技术创新第141-143页
  (二) 促进了美国区域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第143-145页
 五、对其它国家产生了重要影响第145-151页
  (一) 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第145-148页
  (二) 对发达国家的影响第148-151页
第五章 美国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政策的价值取向、经验与问题第151-177页
 一、美国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政策的价值取向第151-159页
  (一) “学术资本主义”价值取向第151-154页
  (二) 大力提升国家竞争力和技术创新的价值取向第154-156页
  (三) 公共利益最大化的价值取向第156-158页
  (四) 从“命令-控制”到“成本-效益”的价值取向第158-159页
 二、美国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政策的经验第159-171页
  (一) “自下而上”的激励措施为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提供了政策保障第159-161页
  (二) 创新科研体系是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的重要源泉第161-162页
  (三) 明晰的科研成果所有权是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的核心要素第162-163页
  (四) 独特的高等教育体制为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提供了良好的学术环境第163-165页
  (五) 研究密集型产业体制为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提供了良好的企业环境第165-168页
  (六) 科研理论变革是推动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政策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第168-171页
 三、美国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政策的问题第171-177页
  (一) 国家安全战略亟待完善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政策第171-172页
  (二) 研究型大学科学研究成果商业化政策的负面效应第172-173页
  (三) 早期技术开发资金的缺失第173-174页
  (四) 现有政策框架下有待于提升技术转移能力第174-177页
第六章 美国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政策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的启示第177-187页
 一、转变传统学术观念,创建良好的学术环境第177-179页
 二、制定和完善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政策体系第179-181页
 三、完善研究型大学科研成果所有权与技术许可政策第181页
 四、健全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管理体系第181-182页
 五、疏通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资金渠道第182-183页
 六、积极发展大学与产业伙伴关系第183-185页
 七、大力协调技术转移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关系第185-187页
  (一) 协调大学、政府、产业之间的关系第185-186页
  (二) 协调大学内部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第186-187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187-197页
后记第197页

论文共1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实习支教生”实践性知识生成研究
下一篇:大学生对话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