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4页 |
1 绪论 | 第14-30页 |
·高校竞争环境与高校经营 | 第14-17页 |
·从企业经营中透析地方性高校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 第17-23页 |
·企业核心竞争力向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拓展及评述 | 第23-26页 |
·基于“组合观”的高校核心竞争力 | 第23-24页 |
·基于“核力观”的高校核心竞争力 | 第24-25页 |
·从企业核心竞争力角度对高校核心竞争力拓展的评述 | 第25-26页 |
·本文研究目标、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26-27页 |
·研究目标 | 第26页 |
·研究意义 | 第26-27页 |
·研究方法 | 第27页 |
·研究创新点 | 第27页 |
·研究的总体技术路线与章节安排 | 第27-30页 |
·研究的总体技术路线 | 第27-28页 |
·章节安排 | 第28-30页 |
2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综述 | 第30-49页 |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产生的渊源 | 第30-33页 |
·从企业能力理论的演进中产生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 | 第30-31页 |
·从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演进中产生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 | 第31-32页 |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产生 | 第32-33页 |
·企业核心竞争力内涵界定的主要理论观点 | 第33-37页 |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本质界定观——“组合观” | 第33-35页 |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表现形式界定观——“核力观” | 第35-36页 |
·企业核心竞争力界定的两种观点评述 | 第36-37页 |
·企业核心竞争力模型分析 | 第37-43页 |
·企业核心竞争力树状模型 | 第37-38页 |
·企业核心竞争力等级模型 | 第38-40页 |
·企业核心竞争力引擎模型 | 第40-41页 |
·企业核心竞争力透镜模型 | 第41-42页 |
·企业核心竞争力模型评述 | 第42-43页 |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分析 | 第43-45页 |
·核心竞争力的顾客价值性特征 | 第43页 |
·核心竞争力的整合性特征 | 第43-44页 |
·核心竞争力的动态性特征 | 第44页 |
·核心竞争力的独特性特征 | 第44页 |
·核心竞争力的延展性特征 | 第44-45页 |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实证研究分析 | 第45-49页 |
·Duysters和Hagedoorn对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 第45-46页 |
·王毅对企业核心能力的实证研究 | 第46页 |
·樊文兴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 第46-48页 |
·企业核心竞争力实证研究的特点分析 | 第48-49页 |
3 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成为地方性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理论分析 | 第49-67页 |
·高校是人力资本加工组织 | 第49-57页 |
·从人力资本理论角度可以看出高校是人力资本加工组织 | 第49-50页 |
·从高校核心职能是人才培养的角度看高校是人力资本加工组织 | 第50-57页 |
·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成为地方性高校核心竞争力 | 第57-61页 |
·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成为地方性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理论分析之一——基于高校职能与教师能力关系角度的分析 | 第57-59页 |
·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成为地方性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理论分析之二——基于美国高校竞争力排名结果的分析 | 第59-61页 |
·地方性高校核心竞争力——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界定 | 第61-62页 |
·地方性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特征分析 | 第62-67页 |
·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价值性特征 | 第62-63页 |
·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整合性特征 | 第63-64页 |
·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独特性特征 | 第64页 |
·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动态性特征 | 第64-65页 |
·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延展性特征 | 第65-67页 |
4 地方性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及其绩效的实证研究 | 第67-81页 |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因素分析 | 第67-70页 |
·教师教书育人能力 | 第67-68页 |
·专业教学条件与设施 | 第68页 |
·实践教学环节 | 第68-69页 |
·校园文化 | 第69页 |
·学生主体地位 | 第69-70页 |
·学生培养质量评价考核制度 | 第70页 |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绩效(目标)分析 | 第70-71页 |
·地方性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及其绩效的实证分析 | 第71-81页 |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及其绩效的相关性概念模型构造 | 第71页 |
·变量设计、变量测量方法及回归模型构造 | 第71-72页 |
·基本假设 | 第72-73页 |
·问卷调查设计及调查对象 | 第73-74页 |
·因子分析 | 第74-76页 |
·信度分析 | 第76页 |
·各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及分析 | 第76-77页 |
·多变量回归结果及分析 | 第77-78页 |
·地方性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绩效的结论 | 第78-81页 |
5 企业顾客价值定位视角中的高校人才培养定位——地方性高校核心竞争力培育策略之一 | 第81-103页 |
·企业顾客价值战略定位的基本理论分析 | 第81-90页 |
·顾客价值战略定位理论产生的背景分析 | 第81-82页 |
·顾客价值战略定位促进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机理分析 | 第82-83页 |
·顾客价值战略定位的主要内容分析 | 第83页 |
·顾客价值战略定位的主要内容之一:顾客价值分析 | 第83-87页 |
·顾客价值战略定位的主要内容之二:目标顾客的结构类型分析 | 第87-89页 |
·顾客价值战略定位的基本类型分析 | 第89-90页 |
·高校学生顾客价值分析 | 第90-95页 |
·高校学生顾客价值的内涵分析 | 第90-91页 |
·高校学生顾客价值的驱动因素分析 | 第91-93页 |
·高校学生顾客价值的特征分析 | 第93-94页 |
·高校目标顾客的结构类型分析 | 第94-95页 |
·高校人才培养定位的理论分析 | 第95-101页 |
·高校人才培养定位的基础:学生顾客价值 | 第95-97页 |
·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定位的局限性分析 | 第97-98页 |
·以学生顾客价值为基础的人才培养定位的类型分析 | 第98-99页 |
·以学生顾客价值为基础的人才培养定位的特点分析 | 第99-100页 |
·建立以学生顾客价值为基础的人才培养定位的策略思考 | 第100-101页 |
·以学生顾客价值为基础的人才培养定位促进地方性高校核心竞争力培育的理论分析 | 第101-103页 |
6 企业大规模定制视角中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定制化——地方性高校核心竞争力培育策略之二 | 第103-123页 |
·企业大规模定制的基本理论 | 第103-110页 |
·企业大规模定制的产生与内涵分析 | 第103-104页 |
·企业大规模定制的类型分析 | 第104-107页 |
·大规模定制的实施策略 | 第107-110页 |
·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个性化及局限性分析 | 第110-115页 |
·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个性化的背景分析 | 第110-111页 |
·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个性化的基本策略分析 | 第111-113页 |
·当前人才培养模式个性化的局限性分析 | 第113-115页 |
·建立以顾客价值为基础的定制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类型分析 | 第115-116页 |
·培育合作定制型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顾客价值创造效率的策略思考 | 第116-122页 |
·学生人才素质的模块化设计 | 第116-118页 |
·学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模块化类型设计 | 第118页 |
·学生人才培养模式各构成因素的模块化设计 | 第118-120页 |
·人才培养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的模块化设计 | 第120-122页 |
·合作定制型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地方性高校核心竞争力培育的理论分析 | 第122-123页 |
7 企业顾客关系管理视角中的高校学生关系管理—地方性高校核心竞争力培育策略之三 | 第123-141页 |
·企业顾客关系管理的基本理论 | 第123-132页 |
·企业顾客关系管理的基本内涵分析 | 第123-124页 |
·企业顾客关系管理的对象分析 | 第124-126页 |
·企业顾客关系管理的目标分析 | 第126-128页 |
·企业顾客关系管理的层次结构分析 | 第128-130页 |
·企业顾客关系管理的主要策略 | 第130-132页 |
·高校学生顾客关系管理分析 | 第132-139页 |
·高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第132-133页 |
·学生顾客关系管理的对象分析 | 第133-134页 |
·学生顾客关系管理的目标分析 | 第134-135页 |
·学生顾客关系管理的层次结构分析 | 第135-137页 |
·学生顾客关系管理的策略分析 | 第137-139页 |
·高校学生顾客关系管理促进地方性高校核心竞争力培育的理论分析 | 第139-141页 |
8 企业委托—代理理论视角中的高校宏观管理制度创新——地方性高校核心竞争力培育策略之四 | 第141-154页 |
·企业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内容分析 | 第141-143页 |
·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委托——代理机制的低效率分析 | 第143-145页 |
·克服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委托——代理机制低效率的策略思考 | 第145-152页 |
·完善高校人才培养市场体系 | 第146-147页 |
·完善人才培养信息披露 | 第147-149页 |
·落实“大学自治权” | 第149-151页 |
·完善代理人的伦理道德 | 第151-152页 |
·宏观管理制度创新促进地方性高校核心竞争力培育的理论分析 | 第152-154页 |
9 结论与展望 | 第154-157页 |
·研究主要结论 | 第154-155页 |
·研究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 | 第155-157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57-173页 |
附录一: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问卷调查表 | 第173-176页 |
附录二: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76-178页 |
致谢 | 第1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