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7-20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8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研究现状述评 | 第16-18页 |
·主要内容与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主要内容 | 第18页 |
·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第2章 煤炭资源价值核算和补偿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0-25页 |
·矿产资源的价值理论 | 第20-21页 |
·煤炭资源价值补偿论 | 第21-22页 |
·博弈理论 | 第22-24页 |
·外部性理论 | 第24-25页 |
第3章 资源枯竭型煤炭城市的资源价值开采和补偿的特征与现状 | 第25-44页 |
·资源枯竭型煤炭城市的界定、分类及特征 | 第25-33页 |
·资源枯竭型煤炭城市的界定 | 第25-27页 |
·资源枯竭型煤炭城市的分类 | 第27-28页 |
·资源枯竭型煤炭城市的特征 | 第28-33页 |
·资源枯竭型煤炭城市的资源开采现状与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33-38页 |
·资源枯竭型煤炭城市的资源开采现状 | 第33-34页 |
·资源枯竭型煤炭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34-38页 |
·资源枯竭型煤炭城市资源价值补偿的国内外经验与现状 | 第38-44页 |
·资源枯竭型城市资源价值补偿的国内外经验 | 第38-41页 |
·资源枯竭型煤炭城市的资源价值补偿现状 | 第41-44页 |
第4章 资源枯竭型煤炭城市资源价值核算方法与补偿机制分析 | 第44-56页 |
·资源枯竭型煤炭城市资源价值核算方法 | 第44-49页 |
·矿产资源价值核算方法 | 第44-45页 |
·煤炭资源定价理论原则及价值实质 | 第45-46页 |
·资源枯竭型煤炭城市的煤炭资源价值计量模型 | 第46-49页 |
·资源枯竭型煤炭城市资源价值补偿机制分析 | 第49-56页 |
·煤炭资源价值补偿的基本原则、主体及途径 | 第49-51页 |
·煤炭资源价值补偿主体关系的博弈分析 | 第51-54页 |
·煤炭资源价值补偿机制模型 | 第54-56页 |
第5章 案例研究:以萍乡市为例 | 第56-64页 |
·萍乡市资源开采现状和问题及资源价值补偿现状 | 第56-58页 |
·萍乡市资源开采现状以及历史遗留问题 | 第56-57页 |
·萍乡市资源价值补偿现状分析 | 第57-58页 |
·萍乡市煤炭资源价值核算及补偿标准分析 | 第58-61页 |
·萍乡市煤炭资源价值补偿机制设计 | 第61-63页 |
·煤炭资源价值纵向补偿机制 | 第61-62页 |
·煤炭资源价值区域补偿机制 | 第62-63页 |
·萍乡市煤炭资源价值补偿机制完善的政策建议 | 第63-64页 |
·建立煤炭资源价值补偿激励机制 | 第63页 |
·建立萍乡市煤炭资源价值区域补偿基金的稳定资金渠道 | 第63页 |
·建立煤炭资源价值补偿和欠发达地区发展的联动机制 | 第63-64页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第64-66页 |
·主要结论 | 第64-65页 |
·展望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