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时代”的广告文案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7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3页 |
·“读图时代”的来临 | 第8-10页 |
·“读图时代”对广告行业的冲击 | 第10-13页 |
·目前理论的研究还相对滞后 | 第13页 |
·文献分析 | 第13-16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6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7-23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7-20页 |
·读图时代 | 第17-19页 |
·广告文案 | 第19-20页 |
·相关理论 | 第20-23页 |
·图像转向 | 第20-21页 |
·鲍德里亚的“符号交换”理论 | 第21-23页 |
第3章 “读图时代”的图文关系 | 第23-28页 |
·“读图时代”的图像“霸权” | 第23-24页 |
·从“语言转向”到“图像转向” | 第24-25页 |
·图像阅读与文本阅读的关系 | 第25-28页 |
·承受载体、阅读时序的差异 | 第25-26页 |
·阅读的主客体的差异 | 第26页 |
·表义方式的差异 | 第26-27页 |
·心理机制的差异 | 第27-28页 |
第4章 图像传播语境下的受众 | 第28-35页 |
·“读图时代”的受众心理 | 第28-29页 |
·简单化接受心理 | 第28页 |
·选择性阅读心理 | 第28-29页 |
·从众心理 | 第29页 |
·“读图时代”的阅读倾向 | 第29-31页 |
·快餐化的阅读倾向 | 第29-30页 |
·浅层的关注倾向 | 第30页 |
·功利性的阅读倾向 | 第30-31页 |
·“读图时代”的受众意义解码能力 | 第31-35页 |
·想象力 | 第31页 |
·通译力 | 第31-32页 |
·分辨力 | 第32-35页 |
第5章 “读图时代”的广告文案解析 | 第35-50页 |
·“读图时代”广告文案在广告中的价值 | 第35-36页 |
·“读图时代”广告文案的新特点 | 第36-40页 |
·文化层面:解构与重构 | 第36-38页 |
·语言层面:建构陌生化语言 | 第38-39页 |
·叙事功能:承传和变异 | 第39-40页 |
·“读图时代”广告文案的写作要点 | 第40-50页 |
·策略和创意为先 | 第40-43页 |
·处理好图文关系 | 第43-45页 |
·增强文案的可读性 | 第45-48页 |
·文字的影像化 | 第48-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