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感广告的伦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1 绪论 | 第10-21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评价 | 第15页 |
·研究设计 | 第15-17页 |
·研究目标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6页 |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 第17页 |
·潜意识理解 | 第17页 |
·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 | 第17-19页 |
·培养理论 | 第19页 |
·“把关人”理论 | 第19页 |
·研究创新之处 | 第19-21页 |
2 性感广告与性感广告伦理 | 第21-30页 |
·性感广告 | 第21-28页 |
·性感广告的界定 | 第21-22页 |
·性感广告的特征 | 第22-23页 |
·性感广告的分类 | 第23-24页 |
·性感广告的表现方式 | 第24-27页 |
·性感广告存在原因 | 第27-28页 |
·性感广告伦理 | 第28-30页 |
·广告伦理 | 第28页 |
·性感广告伦理 | 第28-30页 |
3 性感广告中的伦理问题 | 第30-43页 |
·性感广告违法宣传 | 第30-32页 |
·内容是国家禁止的 | 第30-31页 |
·艺术表现形式违反法律规定 | 第31-32页 |
·异化消费行为 | 第32-34页 |
·购买不必要的产品 | 第32-33页 |
·强化奢侈风 | 第33-34页 |
·危害青少年 | 第34-37页 |
·性别角色过早刻板化 | 第34-35页 |
·误导青少年性心理早熟 | 第35-36页 |
·诱发青少年性犯罪 | 第36-37页 |
·贬损女性形象 | 第37-39页 |
·视女性为商品 | 第38-39页 |
·视女性为性对象 | 第39页 |
·视女性为配角 | 第39页 |
·扭曲主流性伦理观 | 第39-43页 |
·破坏择偶道德标准 | 第40-41页 |
·为婚外情提供合理借口 | 第41页 |
·宣扬性虐待、同性恋等观念 | 第41-43页 |
4 性感广告的伦理评价理论 | 第43-48页 |
·目的论 | 第43-44页 |
·目的论的含义 | 第43页 |
·目的论的特征 | 第43-44页 |
·用目的论评价性感广告 | 第44页 |
·道义论 | 第44-46页 |
·道义论的含义 | 第44-45页 |
·道义论的特征 | 第45页 |
·用道义论评价性感广告 | 第45-46页 |
·雷顿柏克-罗宾多维道德量表 | 第46-48页 |
·量表提出 | 第46页 |
·量表描述 | 第46-47页 |
·量表应用 | 第47-48页 |
5 规范我国性感广告的伦理对策 | 第48-55页 |
·构建性感广告的伦理道德体系 | 第48-50页 |
·遵循守法原则 | 第48页 |
·遵循适度原则 | 第48-49页 |
·遵循艺术原则 | 第49页 |
·遵循健康原则 | 第49-50页 |
·建立健全性感广告法规管理 | 第50-51页 |
·对性感广告单独立法 | 第50页 |
·设立独立的性感广告审查机构 | 第50-51页 |
·加大处罚力度,拓宽执法渠道 | 第51页 |
·强化广告活动主体的自律行为 | 第51-53页 |
·制定广告自律准则 | 第51页 |
·更新和强化广告活动主体的道德观念 | 第51-52页 |
·提高广告专业水平 | 第52-53页 |
·媒体务必扮好“把关人”角色 | 第53页 |
·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 | 第53-55页 |
·积极发挥消费者监督作用 | 第53页 |
·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 | 第53-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附录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