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

FcRn胞质尾区序列影响小鼠IgG代谢和转运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英文缩略词表第11-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43页
    1.1 免疫系统与被动免疫第13-15页
        1.1.1 IgG与被动免疫第13-14页
        1.1.2 动物获取母源IgG的方式第14-15页
    1.2 FcRn是参与被动免疫的重要分子第15-25页
        1.2.1 免疫球蛋白被动传递假说的提出第15-16页
        1.2.2 FcRn是负责IgG被动转运的关键受体第16-17页
        1.2.3 FcRn与IgG的跨细胞转运第17-19页
        1.2.4 FcRn与IgG血清半衰期的维持第19-20页
        1.2.5 FcRn在其他组织器官中的作用第20-21页
        1.2.6 FcRn与免疫监视第21-24页
        1.2.7 FcRn与血清白蛋白第24页
        1.2.8 FcRn与临床疾病治疗第24-25页
    1.3 IgG从母体血清到乳汁的运输第25-31页
        1.3.1 乳腺的结构与泌乳生物学第25-26页
        1.3.2 乳汁中IgG的分泌是受体介导的主动运输第26-28页
        1.3.3 FcRn与乳腺IgG转运第28-30页
        1.3.4 其他IgG Fc受体第30-31页
    1.4 FcRn跨细胞转运IgG的研究第31-38页
        1.4.1 研究FcRn转运IgG的模型第31-32页
        1.4.2 研究FcRn转运IgG的模式细胞第32-33页
        1.4.3 FcRn跨细胞转运IgG的细胞生物学模型第33-35页
        1.4.4 影响FcRn跨细胞转运IgG的因素第35-38页
    1.5 不同动物FcRn胞质尾区差异与IgG被动转运方式的联系第38-41页
        1.5.1 不同动物FcRn胞质尾区特征第38-40页
        1.5.2 FcRn胞质尾区长度与IgG被动转运方式第40-41页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41-43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43-68页
    2.1 技术路线第43-44页
    2.2 实验材料第44-47页
        2.2.1 菌株、载体及细胞第44页
        2.2.2 实验动物第44页
        2.2.3 常用实验试剂第44-45页
        2.2.4 实验用试剂盒第45页
        2.2.5 常用试剂配制方法第45-47页
    2.3 实验仪器设备第47-48页
    2.4 实验方法第48-67页
        2.4.1 DNA的提取第48-50页
        2.4.2 RNA的提取第50页
        2.4.3 PCR反应体系及反应条件第50-52页
        2.4.4 反转录第52页
        2.4.5 定量PCR第52-53页
        2.4.6 3'RACE第53页
        2.4.7 感受态细胞制备与效价测定(CaCl_2法)第53-54页
        2.4.8 克隆转化第54-55页
        2.4.9 Western blotting第55-56页
        2.4.10 MDCK细胞培养及单克隆挑取第56-58页
        2.4.11 Transwell体外细胞跨细胞转运实验第58-59页
        2.4.12 细胞免疫荧光染色第59-60页
        2.4.13 免疫组化第60-61页
        2.4.14 流式细胞术第61-62页
        2.4.15 免疫沉淀第62页
        2.4.16 定点遗传修饰小鼠制备第62-65页
        2.4.17 免疫小鼠第65-66页
        2.4.18 小鼠乳汁采集第66页
        2.4.19 小鼠尾静脉注射第66页
        2.4.20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第66-67页
    2.5 生物信息分析软件及常用网站第67-68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68-121页
    3.1 体外实验对FcRn跨细胞转运IgG功能的研究第68-92页
        3.1.1 全长型及截短型FcRn过表达载体的构建第68-72页
        3.1.2 MDCK细胞的培养与Zeocin筛选浓度的确定第72-73页
        3.1.3 MDCK细胞的转染与单克隆挑取第73-76页
        3.1.4 单克隆细胞系表达和功能验证第76-83页
        3.1.5 Transwell上生长细胞的特征评价第83-86页
        3.1.6 Transwell体外跨细胞转运实验第86-91页
        3.1.7 小结第91-92页
    3.2 FcRn胞质尾区截短型小鼠的制备与表达验证第92-105页
        3.2.1 FcRn-Tr小鼠的制备与扩繁第92-100页
        3.2.2 FcRn-Tr小鼠FcRn基因表达情况分析第100-104页
        3.2.3 小结第104-105页
    3.3 FcRn胞质尾区截短型小鼠IgG被动传递相关功能的研究第105-121页
        3.3.1 FcRn-Tr小鼠IgG血清半衰期维持的研究第105-110页
        3.3.2 FcRn-Tr小鼠跨胎盘转运IgG功能的研究第110-111页
        3.3.3 FcRn-Tr小鼠跨小肠转运IgG功能的研究第111-112页
        3.3.4 FcRn-Tr小鼠总体被动免疫能力的评估第112-113页
        3.3.5 FcRn-Tr小鼠跨乳腺转运IgG功能的研究第113-120页
        3.3.6 小结第120-121页
第四章 讨论与展望第121-125页
第五章 结论第125-126页
参考文献第126-133页
致谢第133-134页
附录第134-139页
个人简历第139页

论文共1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铝硅矿物的叔胺类捕收剂的合成、性能及作用机理研究
下一篇:铝熔体过滤用刚玉—莫来石基泡沫陶瓷的强韧化制备与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