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前言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9页 |
·我国铝土矿选矿研究概况 | 第12-22页 |
·我国铝土矿资源特征 | 第12-14页 |
·氧化铝工业生产技术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 第14-17页 |
·铝土矿预脱硅研究进展 | 第17-22页 |
·铝土矿浮选脱硅研究现状 | 第22-25页 |
·正浮选工艺与药剂 | 第22-24页 |
·反浮选工艺与药剂 | 第24-25页 |
·氧化矿浮选捕收剂及作用机理研究现状 | 第25-28页 |
·氧化矿浮选捕收剂 | 第25-27页 |
·氧化矿捕收剂的作用机理 | 第27-28页 |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8-29页 |
第二章 矿样、试剂、仪器和实验方法 | 第29-33页 |
·矿样 | 第29-30页 |
·试剂、仪器和设备 | 第30-31页 |
·研究方法 | 第31-33页 |
·浮选试验 | 第31-32页 |
·动电位测试 | 第32页 |
·外光谱测定 | 第32-33页 |
第三章 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中铝硅矿物的性质和捕收剂的设计 | 第33-44页 |
·矿物的晶体结构和物理性质 | 第34-36页 |
·一水硬铝石 | 第34-35页 |
·高岭石 | 第35-36页 |
·铝硅矿物的润湿性与可浮性 | 第36-37页 |
·铝硅矿物的表面电性 | 第37-39页 |
·一水硬铝石的表面电性 | 第37-38页 |
·高岭石的表面电性 | 第38-39页 |
·铝硅矿物捕收剂的设计 | 第39-43页 |
·浮选药剂的结构特征 | 第39页 |
·铝硅矿物捕收剂的极性基设计 | 第39-42页 |
·铝硅矿物捕收剂的非极性基设计 | 第42-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叔胺类捕收剂的合成 | 第44-54页 |
·叔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原理 | 第44-46页 |
·叔胺类化合物的制备 | 第46-52页 |
·合成叔胺类化合物的反应条件的确定 | 第46-48页 |
·叔胺系列化合物的制备过程 | 第48-50页 |
·合成结果 | 第50-52页 |
·小结 | 第52-54页 |
第五章 叔胺为捕收剂时,铝硅矿物的浮选行为 | 第54-66页 |
·叔胺为捕收剂时,一水硬铝石的浮选行为 | 第54-58页 |
·DRN_(12)作捕收剂时,一水硬铝石的浮选行为 | 第54-55页 |
·DEN_(12)作捕收剂时,一水硬铝石的浮选行为 | 第55页 |
·DPN_(12)作捕收剂时,一水硬铝石的浮选行为 | 第55-56页 |
·DBN_(12)作捕收剂时,一水硬铝石的浮选行为 | 第56-57页 |
·DRN_(16)作捕收剂时,一水硬铝石的浮选行为 | 第57页 |
·DEN_(16)作捕收剂时,一水硬铝石的浮选行为 | 第57-58页 |
·叔胺为捕收剂时,高岭石的浮选行为 | 第58-63页 |
·DRN_(12)作捕收剂时,高岭石的浮选行为 | 第58-59页 |
·DEN_(12)作捕收剂时,高岭石的浮选行为 | 第59-60页 |
·DPN_(12)作捕收剂时,高岭石的浮选行为 | 第60页 |
·DBN_(12)作捕收剂时,高岭石的浮选行为 | 第60-61页 |
·DRN_(16)作捕收剂时,高岭石的浮选行为 | 第61-62页 |
·DEN_(16)作捕收剂时,高岭石的浮选行为 | 第62-63页 |
·叔胺类捕收剂对铝硅矿物的浮选性能对比 | 第63-64页 |
·十二系列叔胺对铝硅矿物的浮选性能对比 | 第63-64页 |
·十二叔胺和十六叔胺对铝硅矿物的浮选性能对比 | 第64页 |
·小结 | 第64-66页 |
第六章 十二系列叔胺捕收剂与铝硅矿物的作用机理研究 | 第66-81页 |
·十二系列叔胺捕收剂与铝硅矿物作用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66-70页 |
·十二系列叔胺捕收剂与一水硬铝石作用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66-68页 |
·十二系列叔胺捕收剂与高岭石作用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68-70页 |
·十二系列叔胺对铝硅矿物的表面动电位的影响 | 第70-73页 |
·十二系列叔胺对一水硬铝石的表面动电位的影响 | 第70-71页 |
·十二系列叔胺对高岭石的表面动电位的影响 | 第71-73页 |
·十二系列叔胺与铝硅矿物相互作用的溶液化学 | 第73-79页 |
·铝硅矿物的溶液化学 | 第73-75页 |
·十二系列叔胺的溶液化学 | 第75-77页 |
·十二系列叔胺与铝硅矿物的相互作用 | 第77-79页 |
·小结 | 第79-81页 |
第七章 十二系列叔胺捕收剂浮选铝硅矿物中的取代基效应研究 | 第81-97页 |
·十二系列叔胺中取代基的取代基效应 | 第81-87页 |
·取代基的诱导效应 | 第81-85页 |
·取代基的空间效应 | 第85-87页 |
·十二系列叔胺阳离子在高岭石(001)面吸附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第87-95页 |
·模拟基础 | 第87-89页 |
·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 | 第89-94页 |
·叔胺阳离子与高岭石(001)面静电相互作用的静电力 | 第94-95页 |
·小结 | 第95-97页 |
第八章 结论 | 第97-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7页 |
致谢 | 第107-10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