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8页 |
·前言 | 第13页 |
·半导体光催化剂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机理 | 第13-16页 |
·提高半导体光催化效率的措施 | 第16-20页 |
·贵金属沉积 | 第17-18页 |
·金属离子掺杂 | 第18-19页 |
·半导体复合 | 第19-20页 |
·可见光催化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20-28页 |
·可见光响应的TiO_2研究进展 | 第20-24页 |
·新型可见光响应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第24-28页 |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工作 | 第28-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8页 |
第二章 不同形貌与结构的Bi_2WO_6纳米材料的制备与生长机制研究 | 第38-64页 |
·前言 | 第38页 |
·试验试剂与仪器 | 第38-39页 |
·水热制备Bi_2WO_6纳米片 | 第39-41页 |
·样品的制备 | 第39页 |
·样品的表征 | 第3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9-41页 |
·Bi_2WO_6分等级微米球的制备 | 第41-51页 |
·样品的制备 | 第41-42页 |
·样品的表征 | 第42-4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3-47页 |
·Bi_2WO_6分等级微米球生长机理讨论 | 第47-51页 |
·Bi_2WO_6分等级八面体微米结构的制备 | 第51-56页 |
·样品的制备 | 第51页 |
·样品的表征 | 第5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1-54页 |
·反应体系pH值对产物形貌的影响 | 第54-56页 |
·红细胞状分等级Bi_2WO_6微米结构的制备 | 第56-61页 |
·样品的制备 | 第56页 |
·样品的表征 | 第56-5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7-59页 |
·产物形貌的影响因素 | 第59-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第三章 形貌和结构对Bi_2WO_6光催化性质的影响 | 第64-78页 |
·前言 | 第64页 |
·光催化降解实验 | 第64-66页 |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64-65页 |
·光催化实验 | 第65-6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6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6-74页 |
·Bi_2WO_6光催化降解有机物机理 | 第66-68页 |
·尺寸和结构对Bi_2WO_6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68-69页 |
·催化体系pH值对Bi_2WO_6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69-71页 |
·形貌对Bi_2WO_6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71-73页 |
·红细胞状Bi_2WO_6分等级结构的循环使用 | 第73-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
第四章 碳修饰的Bi_2WO_6及其光催化活性研究 | 第78-93页 |
·前言 | 第78-79页 |
·样品的制备与表征 | 第79-80页 |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79页 |
·样品的制备 | 第79-80页 |
·样品的表征 | 第80页 |
·样品的催化活性测量 | 第8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0-86页 |
·样品的XRD分析 | 第80-82页 |
·样品的SEM分析 | 第82-83页 |
·样品的HRTEM分析 | 第83-84页 |
·样品的Raman分析 | 第84-85页 |
·样品的紫外可见漫反射分析 | 第85-86页 |
·煅烧产物的催化活性研究 | 第86-89页 |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3页 |
第五章 铋系氯氧化物薄膜的制备与表征 | 第93-108页 |
·前言 | 第93页 |
·薄膜的制备 | 第93-94页 |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94页 |
·薄膜的制备 | 第94页 |
·样品的表征 | 第9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94-103页 |
·本章小结 | 第103-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0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8-112页 |
·工作总结 | 第108-110页 |
·展望 | 第110-112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第112-114页 |
完成的学术论文 | 第112-113页 |
参与的学术会议 | 第113-114页 |
致谢 | 第114页 |